电视的普及使电视剧在短短数年间取代了几千年的戏剧迅速上升为“第一艺术”,拥有动辄数以亿计的受众。然而认真思考电视剧的艺术规律,了解电视剧的发展历史的著作是少之又少,许多红极一时的电视剧,仅仅几年就被遗忘,这就是这本《观荧点评》出版的价值
发 展 论
1.守正创新以质换量 / 003
2.期待整体性超越
——在全国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 008
3.历史题材创作需强化三种记忆 / 011
4.创作更多农村题材的“良心剧” / 013
5.电视剧文学性的几点思考 / 016
6.红剧青春化的若干问题
——以《我的青春在延安》、《恰同学少年》为例 / 019
7.贴近现实的飞天之梦
——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评奖随记 / 021
8.国剧且行且成长
——第28届中国电视“飞天奖”评奖随记 / 027
9.现实之锐历史之重人性之美
——第29届中国电视“飞天奖”评奖随记 / 033
10.以文化自觉书写荧屏“中国梦”
——以《国家命运》《全家福》《推拿》为例 / 042
11.情感表现的当下性、思辨性和生动性
——以《人到四十》、《金婚风雨情》为例 / 045
12.自觉提升卫视节目文化品位 / 050
13.建立标准健全人格健康批评 / 054
现 实 剧
1.开掘现实的巨大魅力
——评电视剧《命运》 / 061
2.民族活力的影像读本
——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 / 063
3.执现实之锐扬医道之美
——评《感动生命》 / 066
4.“谑而不虐哀而不伤”的情感叙事
——评电视剧《大丈夫》 / 069
5.幸福不是免费的午餐券
——评《幸福来敲门》 / 073
6.青春阳光正能量
——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 / 076
7.“生命比生命更多”
——评《北京青年》 / 079
8.养老话题的温情传递
——评电视连续剧《老有所依》 / 083
9.关注80后、90后生育现实
——评《宝贝计划》 / 086
10.以平和心态诠释平民生活
——评《夏妍的秋天》 / 090
11.改写工业题材创作套式
——评电视剧《漂亮的事》 / 093
12.从文化现实切入农村题材
——评电视连续剧《文化站长》 / 095
13.现实公安题材的成功表达
——评《便衣支队》 / 098
14.“行业剧”也能做成生活剧
——评电视连续剧《交通警察》 / 101
15.一部女版的《士兵突击》
——评《抹布女也有春天》 / 104
16.商业潜规则下的人性突围
——评电视剧《青瓷》 / 106
历 史 剧
1.双重尊重双重效应
——王朝柱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解读 / 111
2.创新的革命历史想象
——评《中国,1921》 / 115
3.“史”的宏阔“诗”的瑰丽
——评电视连续剧《井冈山》 / 119
4.群像剧雕像剧偶像剧
——评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 123
5.普通士兵的长征史诗
——电视剧《十送红军》观后 / 126
6.以守正去袭旧以纪实胜传奇
——评电视剧《开国元勋朱德》 / 129
7.元戎之风山高水长
——评电视剧《聂荣臻》 / 132
8.永生的奠基者
——评《奠基者》 / 136
9.临危受命的改革先驱
——评《阿丕书记》 / 138
10.“落日英雄”的荧屏形象
——评《嘎达梅林
范咏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文艺评论集《在戎谈文》、《新时期军事文学发展概观》、《蓝禾儿?红樱桃》、《化蛹为蝶》等。主编《见证与步履——〈文艺报〉(2002~2007)文逊(上、下)、《’08文学记忆》、《茅盾文学奖(第1—7届)获奖作品评论集》等。担任多届“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评委及“星光奖”“飞天奖”评委。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莫斯科大学新闻—文艺学系。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艺报》社总编辑,国家二级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