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讲解以中国、印度及日本为主的东方思想,精要介绍了东方思想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规律,视野广阔,贯通古今,通览中国、印度与日本文化的历史,观澜索源。广博的知识层面、严密的理论体系,是广大读者了解东方思想文化的权威性、学术性和普遍性的最佳读本。
前言 1
目录 2
序篇:思想无疆,东西各异,交汇碰撞 5
东方思想的世界 5
东西方因宗教而不同? 8
中印两国思想的核心 10
孔子——圣人亦凡人 14
孟子——善辩的亚圣 20
荀子——“最为老师” 25
道家——万物遵循“道”而运行 29
老子——辩证的“道法自然”之祖 30
庄子——千秋一梦迷蝴蝶 36
列子——御风而行,风神飘逸 44
前言 1
目录 2
序篇:思想无疆,东西各异,交汇碰撞 5
东方思想的世界 5
东西方因宗教而不同? 8
中印两国思想的核心 10
第一篇:中国思想 12
第一章 百家争鸣:中国思想的源泉 12
孔子——圣人亦凡人 14
孟子——善辩的亚圣 20
荀子——“最为老师” 25
道家——万物遵循“道”而运行 29
老子——辩证的“道法自然”之祖 30
庄子——千秋一梦迷蝴蝶 36
列子——御风而行,风神飘逸 44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挑战者 47
商鞅——改革路上的先驱 52
韩非——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56
邹衍——阴阳家的集大成者 61
鬼谷子——纵横家的鼻祖 64
张仪——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66
邓析——我国古代名家的先驱 70
吕不韦——懂政治、懂生意 73
孙子——被称为“兵圣” 78
其他学派 83
第二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85
李斯——法家从此无人 86
贾谊——生不逢时的才子 91
董仲舒——孔孟之后儒家又一集大成者 95
刘向——目录学的创始人 101
王充——无神论的先驱 104
第三章 三教合一:儒释道思想的交融 110
嵇康——博学多才的音乐家 112
陶渊明——“桃花源”中的田园诗人 116
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120
柳宗元——“歧黄大师” 125
第四章 持续斗争带来思想禁锢的决堤 131
魏源——国士无双 132
龚自珍——百年一流 137
康有为——维新主帅 145
梁启超——少年中国 149
梁漱溟——最末儒者 153
冯友兰——新理学家 158
第五章 中国思想的辐射影响 164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164
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 166
禅的精神 168
有名的公案 169
中国并未成为佛教国的原因 174
朱子的理学宇宙观 176
理气二元论与人心 178
儒学的另一支:阳明学 179
朝鲜半岛的儒学 180
第二篇 印度思想 183
第六章 古代印度的思想 183
高度代表印度思想的印度教 184
雅利安人构建了印度思想 186
印度哲学随着新兴阶级的经济能力发展 188
探索梵我一如的《奥义书》 190
轮回思想源自于印度的当地原始思想 195
第七章 印度佛教思想集锦 196
佛教的开始 196
叙事诗里的诸神,让印度教广布到民间 197
密宗是印度佛教的最终形 200
后期密宗融入了坦陀罗派思想 205
伊斯兰教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 208
第八章 扎根于印度社会的思想 210
夸张的印度时间感 211
人生阶段区分为“四住期” 213
印度认为言语蕴含着力量 216
瑜伽行者以身体寻求解脱 217
充满神秘思想的哈达瑜伽 220
印度思想眼中的人体 221
第九章 理性与信仰并蓄——现代印度思想的精髓 222
思考与信仰 223
宗教与哲学的共同关注 225
真理的洞见 228
内容的精挑细选 230
第三篇 日本思想 232
第十章 日本近代思想的
陈铭,翻译,毕业于某知名外国语学院。曾出国进修,游历多国,回国后致力于文化翻译事业,精通英、法语言,译著数十部。喜欢研究语言,对多元文化抱有敬意,在文字间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风俗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