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黄文杰著的《文 化宁波 宁波文化的空间变迁与历史表征》是对宁波七千年的文明进程一个基本的纵观。经济发展带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的交融,以及政治、军事、教育等各种因素的辐辏,推动着宁波文明的前行,文化如阳光一般逐渐照彻地域。在这一过程中,地理环境中海、运河、山是塑造宁波人个性,影响文明发展的背景因素;历史环境中政治变迁、文化融合是铸就宁波文化的核心因素,不同文化圈的战争、贸易政策变迁等都引发了文化的变动,而一些事关中华或者亚洲、甚至全球性全局的变动,往往使宁波文化的生命力与独特性得以显现。
《文 化宁波 宁波文化的空间变迁与历史表征》之所以选择“地理与人文”“日常与传统”“家族与人物”三个方面来阐解宁波文化,目的是在纷繁芜杂的历史表象中,尽量梳理出几条脉络,通过阐析文化空间的转换,以及历史对文化发展的选择,能够对“文”是如何实现“化”宁波区域的过程,对宁波文化的内容与特质有较为清楚的把握,从而解决宁波文化“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文 化宁波 宁波文化的空间变迁与历史表征》对于宁波文化的诠释,强调的是文化和人的精神生命之间的关联,目的是显现宁波人自身世界的图景;通过描述文化在宁波文明演进及个人成长中的意义与价值,引起人们对于文化力在地域崛起、复兴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建设性思考。
地理与人文(史前至明中叶)
河姆渡与文明的播化
河姆渡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卷转虫海侵与宁绍平原的舜禹传说
鸟图腾与中华文明的初成
从东钱湖到上林湖
古越文化与越国起源
古越文化的分化与句章、鄞、鄮的兴起
上林湖青瓷与吴越文化的初成
从小溪到三江口
它山堰与南塘河
州治的建立与小溪时代
面朝东海的运河城市
从唐城到宋城
宁波文明的转型与东海文化圈的成熟
从南宋末期到元代的庆元时代
双屿港与招宝山
朝贡贸易与宁波争贡
双屿港的兴毁与嘉靖倭患
太平洋贸易的兴起与招宝山威远城
鸣鹤、药行街与江南的繁荣
鸣鹤:江南市镇的兴起与药业萌生
药行街:宁波药业与商帮兴起
苏州、杭州与江南市镇
地理与人文(明中叶迄今)
近世宁波的儒学发展
浙东学术与中国儒学的发展
四明儒学的俗世存在
儒道佛的区域融合
道教的传入与三教的融合
佛教的兴起与儒佛的对话
民间多元化信仰与东海信仰的兴起
多元和谐的宁波民间信仰
妈祖、观世音、弥勒与东海信仰
从北京到上海
宁波人在北京
宁波钱庄与清末民国的金融业革命
从外滩到太平洋东岸
老外滩与上海滩
上海滩的崛起与宁波商帮的转型
宁波帮与近现代中国新格局
面向大海的宁波时代
从三江口到北仑港
民营经济的兴起与宁波模式
北仑港的崛起与城市框架的改变
走向未来的城市
日常与传统
山海之间:宁波文化的物态肌理
山海对话与文化生态的构建
水利治理与江南生活
马头墙、乡村与城市
日常风华:融人生活的艺术
动静相宜的舞韵与音飞
金雕彩绣与繁华世俗
风俗底色:宁波人的生活结构与序列
自然天放的宁波风俗
节庆宁波:东方游戏的文化解读
饮食有道:淡而有味的人生美学
弥漫七千年芬芳的米香与鱼香
茶与瓷:宁波播扬的东方神韵
言语表达:文化变迁与言语传承
石骨铁硬与柔和畅丽圆融的方言
塑造日常伦理的故事传说
书与商:人生双修的旨向
书藏古今的城市价值取向
港通天下的海洋商业洪流
家族与人物
龙泉山下:虞氏与王氏的千年绵延
绵延五百年的江东文化家族虞氏
王氏家族传奇
月湖人家:文化从开化走向汇聚
从“庆历五先生”到“淳熙四君子”
月湖丛楼中的丰氏、范氏
平民政治:两种不同的家族政治实践
四明史氏:繁华南宋文化家族
方国珍、方孝孺与方氏家族
百里姚江:桨声与书声合奏的江南
孙氏、叶氏等三北家族的文化嬗变
姚江黄氏的文化骊歌
慈江西去:走向近代化的运河家族
由科举转向商业的慈城家族
中大河畔的镇海家族
奉江北去:江东江西的家族变迁
塘河人家:鄞州文化家族的家国呼应
溪涧淙淙:奉江家族的军政精英
参考文献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