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学书,取法要高,记得在一九六四年钱瘦铁曾送我一副楹联:「隶书秦汉,楷法晋唐。』意思是写大楷要学唐人的,学小楷要学魏晋的,当时并不理解,现在想来,实有一定道理。魏晋书家,皆以小楷见长「元·袁裒《书家总论》谓:『汉魏以降,书虽不同,大抵皆有分隶余风,故其体质高古。』当时正值隶楷错变之时,去古未远,在法度尚未完善成熟之时,自然会流露出一种清新质朴,古意盎然的趣味,在魏晋诸家中最具特色的是被誉为楷书鼻祖的钟繇。
钟繇(一五一——三二○),字符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魏明帝时,进封为定陵侯,受太傅衔,故世又称『钟太傅』。他早年时曾师从善长篆隶的曹喜、行书的刘德升和善八分的蔡邕,融贯众长,自成一家。相传他学书非常用功,尝自称『吾精思学书三十年,坐与人语,以指就座边数步之地书之,卧则书于寝具,具为之穿』,可见其矢志专一。有一次,他在当时一个著名书家韦诞家中看见一篇蔡邕论笔法的秘诀,苦求不得,急得他捶胸吐血,曹操即以五灵丹救之,及韦诞死后,繇乃不甘心,乃阴发其墓,始得之,书遂大进。繇善隶、楷、行、草诸体,但主要成就还是在小楷方面,他的小楷,字形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清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趣。唐·张怀瑾《书断》评其书日:『元常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所谓『异趣』即其楷书的点画富有变化的笔意和微杂隶意的波捺体势,古色古香,如三代钟鼎文字,自有一种渊懿醇厚之气,使人不敢亵视。因年代久远,钟繇留下来的作品并不多,著名的有《宣示表》、《还示表》、《季直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和《贺捷表》。《宣和书谱》赞《贺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而其《席季直表》则『高古纯朴,超妙入神』(袁泰评),『去古未远,纯是隶体,非若后人妍媚纤巧之态也。』(解缙评)更是其代表之作。钟繇的小楷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明清诸家,如王雅宜、祝允明、傅山、王铎、黄道周、徐渭等都胎息于钟繇,遗憾的是他的墨迹已无一字传世,今天我们只能从这些刻本中去研究,近百年来,随着汉魏简牍、帛书、残字、写经墨迹的大量出土,为我们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我们可以从这些墨迹中去探讨钟繇楷书的用笔方法。近代著名学者罗振玉从大量的流沙坠简中考证出钟繇楷书的真实性,其只:『魏晋以后诸书,楷法亦大备。昔人疑钟太傅诸帖为传抚失真或赝,作者以此卷证之,确知其不然也。』
以上诸帖翻刻极多,本刊选用宋拓最佳范本*出版,以公诸同好。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