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综合运用了煤矿开采学、企业管理学、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采用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查法、实例法、描述统计、回归分析等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梳理和评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陕西煤炭资源分布与矿井建设条件,回顾和分析了陕西煤炭业及煤炭资源开发模式,盘点了我国煤炭业和陕西煤炭业在“黄金十年”所取得的成绩,构建了煤炭资源开发模式综合评价模型,并对陕西煤炭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随后设计了陕北矿区现代化矿井的评价体系,提出了评价标准,探讨了陕北矿区现代化矿井建设模式。其三,实证分析了煤炭企业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回顾并分析了陕西煤炭业科技创新情况,论证了科技创新对陕西煤炭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政策建议。*后,回顾和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具体分析了陕西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论证了强化安全生产对陕西煤炭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分析
第二节相关研究综述
一、煤炭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
二、煤炭资源开发模式相关研究
三、现代化矿井评价相关研究
四、煤炭企业研发投入相关研究
五、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研究
第三节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陕西煤炭资源分布与矿井建设条件
第一节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及开采条件分析
一、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二、煤炭资源品种特点
三、煤炭资源品质特点
四、煤炭资源开采条件
第二节陕西煤炭资源分布特点
一、陕北侏罗纪煤田
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三、陕北三叠纪煤田
四、黄陇侏罗纪煤田
五、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六、陕南煤产地
第三节陕西主要煤炭基地矿井建设条件
一、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二、资源赋存分析
三、开采条件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陕西煤炭业及其资源开发模式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陕西煤炭业发展的历程及地位
一、陕西煤炭业发展历程
二、陕西煤炭业在陕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陕西煤炭业在我国煤炭生产中的地位
第二节“黄金十年”煤炭业取得的成就
一、我国煤炭业“黄金十年”及成就
二、陕西煤炭业在“黄金十年”中取得的成就
第三节陕西煤炭开发模式演变与现状
一、1949-1990年
二、“八五”期间
三、“九五”期间
四、“十五”期间
五、“十一五”期间
六、“十二五”前四年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陕西煤炭资源开发模式综合评价
第一节煤炭行业环境分析
一、国家能源政策分析
二、宏观与行业背景分析
三、煤炭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二节煤炭资源开发模式的发展趋势——基于对神华集团的分析
一、煤炭生产布局与结构
二、开采现代化程度与效率
三、生态与环境保护
四、产业融合发展
五、安全生产
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第三节煤炭资源开发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二、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三、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第四节陕西煤炭资源开发模式的评价
一、生产布局与结构
二、开采现代化程度与效率
三、生态与环境保护
四、产业融合发展
五、安全生产
六、经济与社会效益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陕西现代化矿井评价与建设
第一节现代化矿井评价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一、矿井自然环境
二、矿井资源赋存情况
三、矿井开采条件
四、矿井生产与保障系统
五、矿井生产及营运效果
第二节陕西现代化矿井评价指标及标准
一、生产与营运效果评价指标
二、生产与营运保障评价指标
三、现代化矿井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
第三节陕西现代化矿井的建设模式
一、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及其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现状
二、陕西现代化矿井建设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陕西煤炭业的科技发展
第一节我国煤炭业研发投入分析
一、煤炭业研发投入状况
二、与其他产业研发投入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煤炭企业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基于时间序列数据
二、研发投入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基于截面数据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三节陕西煤炭业科技投入的统计与分析
一、陕西煤炭业研发投入与产出情况分析
二、陕西大型煤炭业企业研发投入状况分析
三、促进陕西煤炭业科技水平快速提升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陕西煤炭业安全生产
第一节煤矿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第二节我国煤矿事故特征与演变趋势
一、我国煤矿事故特征
二、我国煤矿事故演变趋势
第三节陕西煤矿事故特征与演变趋势
一、总体特征与趋势
二、具体特征与趋势
第四节提升陕西煤炭安全生产水平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论
第二节展望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关于煤炭资源开发模式评价维度重要性程度的调研
袁显平,男,1971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管理学博士,能源经济与管理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