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低伟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与碳循环
收藏
评价
低伟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与碳循环
商品编号:2237335
ISBN:9787502791728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作者:李铁刚,熊志方,翟滨著
出版日期:2015-08-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P588.24
页数:192
册数:1
大约重量:10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2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56.4 (8.3折)
原价:¥6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李铁刚、熊志方、翟滨著的《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沉积与碳循环(精)》共分11章,第1章重点总结了海洋硅藻与碳、硅循环的关联,海洋硅藻研究中运用的微体古生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手段以及硅藻席沉积的时空分布、形成机制及研究现状等;第2章简要介绍了东菲律宾海的海底地形地貌、构造环境、洋流体系和水文、气象等区域地质和海洋背景;第3章首先介绍了本专著的研究材料和方法,其中重点讨论了海洋沉积物中硅藻的提纯方法和ICP.OES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技术;第4章勾勒了东菲律宾海硅藻席沉积的时空分布;第5章运用微体古生物学方法确定了成席硅藻的种类以及非成席硅藻的群落组成,并由此讨论了其指示的古海洋环境信息;第6章利用黏土矿物组成以及提纯的E.rex硅同位素确定了E.rex勃发所需营养物硅的来源和利用状况;第7章通过生源组分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查明了硅藻席沉积期的古生产力面貌;第8章利用氧化还原指示元素、稀土元素和硫同位素示综了硅藻席沉积期的氧化还原环境并讨论了大型硅藻与海洋纹层沉积物保存的关系;第9章指出海洋大型硅藻在冰期大气二氧化碳封存中扮演重要作用;第10章在结合研究区硅藻席资料的基础上试图总结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的形成机制和沉积模式;第11章是对本专著研究成果的高度总结。。
第1章绪论1.1引言1.2海洋硅藻与碳、硅循环1.2.1海洋硅藻与碳循环1.2.2海洋硅藻与硅循环1.3海洋硅藻微体古生物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第1章绪论1.1引言1.2海洋硅藻与碳、硅循环1.2.1海洋硅藻与碳循环1.2.2海洋硅藻与硅循环1.3海洋硅藻微体古生物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1.3.1微体古生物学1.3.2同位素地球化学1.3.2.1硅藻壳体的结构和化学组成1.3.2.2硅藻稳定同位素的分馏原理1.3.2.3硅藻δ13C:评估pCO2-atm和海洋初级生产力1.3.2.4硅藻δ15N:指示硝酸盐利用程度1.3.2.5硅藻δ30Si:示踪硅酸利用程度1.3.2.6硅藻δ18O:记录海表温度与海水氧同位素1.4硅藻席1.4.1成席硅藻1.4.2硅藻席沉积的时空分布1.4.3硅藻席沉积的形成机制1.4.3.1秋季倾泻1.4.3.2锋面作用1.5硅藻席沉积的研究现状1.5.1海洋沉积物中发现的硅藻席1.5.1.1开放大洋1.5.1.2半封闭大洋1.5.2现代大洋发现的成席硅藻群1.6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目的第2章东菲律宾海地质与海洋背景2.1研究区地质背景2.1.1地理位置2.1.2海底地形2.1.3构造背景2.1.4沉积物特征2.2研究区海洋背景2.2.1水文状况2.2.2洋流格局2.2.3气象特征第3章材料与方法3.1研究材料3.2海洋沉积物中硅藻的提纯3.2.1实验部分3.2.1.1主要仪器设备3.2.1.2样品与主要化学试剂3.2.1.3实验流程3.2.1.4硅藻纯度(相对含量)半定量估算3.2.2结果与讨论3.2.2.1物理分离效果的评估3.2.2.2物理分离过程对硅藻碳同位素的影响3.2.2.3化学纯化效果的评价3.2.2.4硅藻提纯方法的意义3.3湿碱消解——ICP-OES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生物硅3.3.1实验部分3.3.1.1仪器及工作条件3.3.1.2样品、试剂与标准溶液3.3.1.3样品的预处理方法3.3.2结果与讨论3.3.2.1分析谱线的选择3.3.2.2高频输出功率(RF)与观测高度3.3.2.3检出限3.3.2.4准确度与精密度3.3.2.5样品分析结果3.4其他分析方法3.4.1AMS14C测年3.4.2硅藻鉴定统计3.4.3黏土矿物3.4.4硅藻(E.rex)硅同位素(δ30siE.rex)3.4.5碳酸钙和硫组分3.4.6总有机碳与总氮3.4.7主、微量与稀土元素3.4.8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py)3.4.9总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与硅藻(E.rex)碳同位素(δ13CE.rex)3.5小结第4章东菲律宾海硅藻席沉积的时空分布4.1硅藻席沉积年代4.1.1总沉积年代4.1.2WPD-03孔的年代框架4.2硅藻席空间分布特征4.3小结第5章硅藻席沉积期的群落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5.1成席硅藻种类及特征5.2非成席硅藻种属及垂向分布5.2.1WPD-03孔硅藻种属组成5.2.2WPD-12孔硅藻种属组成5.2.3主要硅藻属种介绍5.3古环境意义5.3.1WPD-03孔5.3.1.1主成分分析5.3.1.2Q型因子分析5.3.2WPD-12孔5.3.2.1主成分分析5.3.2.2Q型因子分析5.4小结第6章营养物硅的来源及利用状况6.1黏土矿物6.2E.rex硅同位素[δ30SiE.rex(>154μm)]6.3营养物硅的来源6.3.1营养物硅的潜在来源6.3.2黏土矿物证据6.3.2.1黏土矿物的成因与来源6.3.2.2黏土矿物组成指示的亚洲风尘输入强度6.3.2.3为何DC沉积期未发生E.rex的大规模勃发?6.3.3δ30SiE.rex(>154μm)证据6.3.3.1生物硅同位素分馏因子6.3.3.2营养物硅来源判别模型的构建6.3.3.3营养物硅来源的判别6.4营养物硅的利用程度6.5小结第7章硅藻席沉积期的生产力状况7.1生源组分7.2δ613Corg与E.rex碳同位素(δ13CE.rex)7.3古生产力7.4生产力估算7.4.1埋藏生产力与初级生产力7.4.2有机碳雨率与输出生产力7.5对pCO2-atm冰期旋回驱动机制的启示7.6小结第8章硅藻席沉积期的氧化还原环境8.1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8.1.1主、微量元素8.1.1.1主、微量元素变化8.1.1.2因子分析8.1.1.3正交元素剖面8.1.2稀土元素8.1.2.1RFE组成:岩心内部及岩心之间的对比8.1.2.2REE的潜在搬运相8.1.3硫组分和黄铁矿硫同位素8.2岩屑输入8.3氧化还原沉积环境8.3.1氧化还原敏感元素(U、Mo、Cd和Zn)8.3.2锰(Mn)8.3.3硫化物形成或相关元素(V、Cu、Co、Ni和Zn)8.3.4Ce异常与Eu异常8.3.4.1Ce异常与氧化还原条件8.3.4.2Eu异常与氧化还原条件8.3.5C-S-Fe系统与黄铁矿δ34S8.3.6硅藻席沉积期底层水缺氧吗?8.4浓集峰:沉积或者成岩?8.4.1正交元素剖面8.4.2Ce异常与Eu异常8.5硅藻席还原沉积环境的致因8.6大型硅藻与海洋纹层沉积物的形成8.7小结第9章海洋大型硅藻在末次盛冰期大气二氧化碳封存中的作用9.1硅藻席有机质的来源9.2不同类型有机碳同位素的对比9.3粒径控制δ13CE.rex的潜在过程9.4LGM东菲律宾海的pCO2-sw变化9.5LGM东菲律宾海pCO2-sw变化的气候-海洋控制9.6海洋硅循环在LGMpCO2-sw降低中的角色9.7小结第10章低纬度西太平洋硅藻席的形成机制与沉积模式10.1秋季倾泻或者锋面作用?10.2聚焦营养物10.3热带西太平洋硅藻席的沉积模式10.4小结第11章结论参考文献
暂无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