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间谍活动材料,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用纪实的手法进行描述,并参考了报刊、网络媒体的报道和一些专著资料,力求真实展现一幕幕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间谍与反间谍事件,凸显众多间谍活跃在台前幕后的智慧和作用,帮助读者拂开历史的雾霭,对间谍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序一
序二
上编
孔雀河青铜时代考古文化
吐火罗相关史前考古遗存概述
阿凡纳羡沃考古文化与孔雀河青铜时代考古遗存
吐火罗史料辑注
克里雅河北方墓地文物过眼录
一种考古研究现象的文化哲学思考——透视所谓“吐火罗”与孔雀河青铜时代考古文化研究
所谓“吐火罗语”名称再议——兼论龟兹北庭间的“吐火罗斯坦”
略述“吐火罗语”命名的历史语言文献学问题及近年吐火罗语研究发展
说“七”——求索青铜时代孔雀河绿洲居民的精神世界
“吐火罗”译称“大夏”辨析
《通典·边防典》“吐火罗”条史料来源与《西域图记》
吐火罗(Tochari)与大月氏非同源考
唐代西域与吐火罗
吐火罗国史新探
吐火罗国史考(上)
吐火罗国史考(下)
新疆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与所谓吐火罗人问题
关于大月氏和吐火罗
从颅骨测量特征探讨新疆古代人群的来源
从Y染色体解析东亚人群历史
“屈铁盘丝”线描法研究评述
浅谈龟兹壁画与吐火罗壁画的人物形象
下编
吐火罗语
吐火罗语与库车语
说吐火罗语
西胡考
论吐火罗及吐火罗语
西域古语文献研究导论(上编)
试论所谓“吐火罗语”及其有关的历史地理和民族问题
唆里迷考
吐火罗问题
关于吐火罗语和吐火罗人的起源问题
吐火罗语文献释读
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
吐火罗神祇考
吐火罗人的族属与族源
印欧人的起源与吐火罗人的迁徙:学术史的回顾与方法论的思考
后记
王炳华,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至新疆从事考古工作。在新疆田野考古舞台调查、发掘、研究历40年,获不少重要成果。曾任新疆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优秀专家津贴。退休后复受聘至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新疆考古、西域文明教学、研究。2016年离开人大。迄今仍然在新疆考古,西域历史、文化,亚欧文化交流领域中学习、思考、研究,笔耕未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