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史研究:兼论语文课程的早期现代化》借助文献法、比较研究法、数据统计法及文本内容分析研究法,从课程结构、课程组织、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语文课程史的研究对象),探讨了晚清—民国至今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国(古代)传统语文教育的异同、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并就今后的语文教育改革如何避免历史上的消*影响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当前语文学科课程建设提供了资源范围和启示。
《语文课程史研究:兼论语文课程的早期现代化》提出,语文科课程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中国传统非学科课程向现代学科课程的转变;动力是迫于外力的模仿;步骤上异于内容决定形式的常识,走的是课程组织和结构的现代化在先、内容在后的道路;结果表现为五方面的“囿于传统”和在三方面的“突围”;逻辑上表现为从“过河拆桥”到“移花接木”生成的传统与现代性的拼接。
导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语文课程
第一节 “体用一原”的课程结构
一、以专书而非学科定课程
二、异“课”同道
三、同“道”异课
四、“分进合击”
第二节 实践生成的课程组织
一、“篇”非为学校系统而撰
二、由“碰篇”进学校
三、“篇”因“学”相组
四、从“有序”到“无序”
第三节 暗中摸索的课程内容
一、层叠累积
二、德前知后
三、圈点评注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早期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从“体用一原”到“体用之分”
一、“中学”化“西学”:打破语文课程“唯一”地位的可行性论证
二、“耶稣”挟“孔子”:早期传教士的“催化”
三、“西艺”挤“中学”:官方对“西学”课程的认可
四、“西学”进“科举”:“之一”课程结构的盖棺定论
第二节 从“实践生成”到“系统开发”
一、“中小学”分“小学”:产生因“教”组织课程的需要
二、选本化教材:找到教材编选的立足点
三、教材替专书:对“为学校系统编选教材”的催化
四、“册”换“篇”:基于教材的“分段”课程组织的形成
第三节 从“暗中摸索”到“明里探讨”
一、“西学”塑“中学”:科学知识型成为课程内容的理想选择
二、“前台”化“小学”:“语识”研究提供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三、“国语”入“课程”:语文科急需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四、“教员”替“塾师”:“明里探讨”被可能
第三章 晚清民国时期的语文课程
第一节 学科课程结构
一、采用学科课程形式
二、各学程齐头并进
三、重建学程联络
四、设置选修学程
第二节 年级制课程组织
一、构建课程内容的序
二、制定语文教材编制规范
三、编制与年级相配套的语文教材
第三节 科学知识型课程内容
一、辨析明确语文课程的“质”
二、实验得出课程内容的“真”
三、采摘增添课程内容的“新”
四、分工形成课程内容生产的“链”
第四章 语文课程早期现代化探析
第一节 语文课程早期现代化的效果
一、“之一”的形,“唯一”的质
二、“分段”其外,“多篇”其中
三、“经验”“知识”总相“离”
第二节 语文课程早期现代化的逻辑
一、“过河拆桥”
二、“移花接木”
第三节 语文课程早期现代的影响
一、造成阴魂不散的低效之忧
二、成为总被轻视的重要课程
第四节 语文课程现代化路径初建
一、当传统与现代性拼接路径的前提已不存在
二、低效与厚古薄今的评价反映出现代化路径依然故我
三、创造性转化应为语文课程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四、语文课程现代化的“奇理斯玛”权威构建
参考文献
王明建,男,1979年生,山东梁山人。2013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2015年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现为聊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小学语文教材、学校课程创新、语文课程史的研究,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和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各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获得山东省高校科研成果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