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借助于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发展*快的学科之一。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主流传播方式。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对网络传播制度的供给与变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络传播制度的形成与变迁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学界对此开展了诸多实践运用层面的研究,但理论层面的研究尚嫌过少。《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新闻传播研究丛书》借鉴和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基础理论,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对网络传播制度的形成、变迁及其机制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理论研究网络传播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文献综述
四、基本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播制度与网络传播制度
第一节 制度概述——一个新制度视角
一、制度的概念
二、制度的构成
三、制度的起源
四、制度的功能
五、制度的绩效
第二节 传播制度概述
一、传播制度的概念
二、传播制度的规范理论
三、中国的传播制度
第三节 网络传播制度
一、网络传播制度个管理悖论
二、网络传播制度的功能
第二章 网络传播制度的起源与变迁
第一节 网络传播制度的起源
一、网络传播的特点
二、网络传播制度的起源
第二节 中国的网络传播制度
一、中国网络传播正式规则
二、中国网络传播非正式规则
三、中国网络传播制度运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变迁
一、制度变迁理论
二、中国网络传播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第三章 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技术对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影响
一、技术在制度形成与变迁中的作用
二、媒介技术对中国传播制度变迁的影响
三、网络传播技术促进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形成和变迁
第二节 制度成本对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影响
一、制度成本是制度产生与变迁的核心变量
二、制度成本对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利益对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影响
一、利益、利益共享与制度建构
二、从利益博弈到利益共享——中国网络传播制度变迁的必然走向
第四节 权力对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影响
一、新制度学派的权力理论
二、权力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三、权力是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强制性变迁的重要因素
第五节 网络舆论对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影响
一、舆论与制度
二、网络舆论与中国网络传播制度
第六节 文化特征对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影响
一、文化与制度
二、网络文化与中国网络传播制度
第四章 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社会生物变迁模型
第一节 媒介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及其“四维”模型
一、社会制度变迁动力论
二、媒介制度变迁动力机制
三、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
第二节 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社会生物变迁模型
一、社会生物学及其与传播学的关系
二、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变迁是一种社会生物变迁过程
三、中国网络传播制度变迁的社会生物变迁模型
四、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社会生物变迁模型的启示
第五章 建立健全中国网络传播制度变迁的良性互动机制
第一节 健全中国网络传播主体利益充分表达机制
一、网络利益诉求表达的特性
二、建立健全中国网络传播主体利益充分表达机制
第二节 建立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绩效评估机制
一、中国传媒制度综合绩效评价系统
二、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绩效评估维度
三、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社会效益及其评估
四、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经济效益及其评估
五、中国网络传播制度的道德效益及其评估
第三节 建立中国网络传播制度执行力递增机制
一、不断提高中国网络传播制度执行力.
二、构建科学的中国网络传播制度执行评估体系
第四节 建立中国网络传播制度帕累托改进机制
一、健全网络传播制度供给机制
二、建立网络传播技术风险防控机制
三、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四、建立网络传播制度与文化的互动机制
结语
附录:中国网络传播制度(部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互联网管理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
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中国互联网博客服务自律公约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参考文献
后记
李建华,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院长助理,四川省纪委和成都市纪委专家库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研或参研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副主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