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当前研究的主要背景,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指明研究的意义,其次在理论上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和城市精明增长理论为基础,表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必要性,并且提出进行生态红线管理的基本具体要求;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科学研究进展,以及实践经验,并对近些年我国的相关生态红线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对当前我国生态红线政策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在梳理武汉市湖泊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对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湖泊生态红线管理体系提出了具体构想,包括建立完善的环境准入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区域责任管理机制。
\n
\n
\n
杨俊,湖北枝江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曾在南京大学、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污染物的技术处理、环境管理、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等。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等重大项目5项,主持横向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励1项。
\n魏琳,湖北武汉人,2011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现任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武汉市水生态保护及环境政策规划研究等相关工作。近年来主要负责的项目有《武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调整与补充划分》《全市重点湖泊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的编制》《武汉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对策研究》《生态红线区域环境管理对策研究》以及《基于生态审计的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等课题。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