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中国现代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所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被余光中誉为“最佳翻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游学于欧洲,与瓦雷里、罗曼·罗兰相识。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大学。后随中山大学外语系转至广东外语学院,任法语教授。著有《诗与真》、《芦笛风》、《晚祷》。
《梁宗岱传(插图本)》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系统反映梁宗岱教授生平事迹的传记作品,依靠档案文献、与梁氏同时代人的回忆文字等资料全面地描述了梁宗岱教授精彩的人生,展现了老一辈学人的学养和人文情怀,立场客观,资料性强,为读者深入了解梁宗岱教授提供参考。本书作者之一的黄建华是梁宗岱教授的学生和同事,以亲历者的身份写作此书,一定程度上是对记述梁宗岱教授生平的各类文献修正或补充,附录中的《梁宗岱年谱简编》、《关于宗岱生平的参考书目》为作者独家整理,极具资料参考价值。
致谢
原版序言
第一章课题——日本研究
研究的起源和动机
研究的主要方法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
精神胜于物质
天皇至高无上
投降是可耻的
第三章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国际关系中的等级制
家族中的等级制
阶级关系中的等级制
第四章明治维新
政治改革:保留等级制和构建地方行政机构
宗教改革:全民都信仰的特殊宗教——国家神道
军事改革:军人的作用和职阶晋升的变化
工业改革:企业与等级制的联系
第五章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恩情”大于天
“受恩”是一种负担
第六章报恩于万一
“报恩”:无条件的义务
亲恩:孝
君恩:忠
第七章“情义最难接受”
对亲属的“情义”
对领主的“情义”
对社会他人的“情义”
第八章洗刷污名
对名誉的“情义”
对羞耻的敏感
对诽谤的敏感
自杀:洗刷污名的最极端的方式
现实主义的荣誉观
第九章至情至性
苦与乐:与众不同的享乐观
情与欲:婚姻内外的日本男女
善与恶:独特的道德哲学
第十章没有“人格一贯性”的道德抉择
“情”与“义”的冲突是首要主题
无法简化的多元道德体系
“诚”:日本人的伦理标准
“自重”:日本人的人生观
重视外在评价的“耻感文化”
日本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自我修炼修炼
自我修炼的分类:培养能力与“圆熟”
与印度瑜伽派的同与异
禅宗:武士的信仰
“无我”的处世哲学
第十二章儿童学习
日本人的生命曲线
婴幼儿教育
青少年教育
性别教育与性教育
性格二元性:割裂的教育导致的后果
未来的教育
第十三章投降后的日本人
恰如其分的战后管理
改变航程的内在可能
和平道路的可能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美国有名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初女性学者。她受恩师法兰兹·鲍亚士(Franz Boas)的影响,提出了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认为每种文化都如人类个体一样,有其个性与特征。她的代表作品有《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与《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其中后者因成功运用“文化模型”理论来诠释日本文化而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