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尺度下城市交通CO2排放过程和机理研究--以北京市奥林匹克中心区为例》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观尺度的典型大都市功能区碳排放过程及优化调控研究”主要成果之一。本书针对国际城市交通碳排放研究前沿,基于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资源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构建微观尺度的城市交通CO2排放研究方法体系。综合通量观测、模型模拟、实地观测、问卷调研等数据获取和研究方法,以北京市奥林匹克中心区内两个典型城市道路路段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微观尺度城市碳排放的科学研究范式,揭示案例区交通CO2排放过程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交通碳排放精细化管理对策,为大都市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n《微观尺度下城市交通CO2排放过程和机理研究--以北京市奥林匹克中心区为例》可供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区域生态经济学、交通规划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参考。
\n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1.1北京市建设低碳世界城市的迫切性
1.1.2实现奥林匹克中心区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
1.1.3国际城市碳排放微观尺度研究的热点领域
1.2研究意义
1.2.1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研究的现实意义
1.3研究区域典型性
1.4研究内容
1.4.1基于微观视角的城市交通CO2排放研究框架
1.4.2奥林匹克中心区交通CO2排放估算研究
1.4.3奥林匹克中心区典型路段交通CO2排放时间变化特征研究
1.4.4交通CO2排放与碳通量关系研究
1.5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城市交通CO2排放研究进展
2.1城市化与交通CO2,排放相互作用
2.2城市交通CO2排放估算方法
2.3交通CO2排放车辆分类体系研究
2.4城市交通CO2排放因子
2.4.1城市交通CO2排放因子估算方法
2.4.2国内外交通CO2排放因子/油耗系数
2.5交通CO2排放估算模型
2.5.1交通CO2排放模型研究进展
2.5.2MOVES模型选择及软件介绍
2.6交通CO2与通量观测值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第三章城市道路交通CO2排放实证研究方法
3.1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
3.1.1大屯—北辰西路相交路口
3.1.2北五环
3.2数据来源
3.2.1交通节点车流量视频采集
3.2.2车辆分类解译统计
3.3MOVFS模型本地化处理和估算
3.3.1数据来源
3.3.2三层递进回归模型
3.3.3第一层回归模型
3.3.4第二层回归模型
3.3.5第三层回归模型
3.3.6CO2排放因子估算公式及经验参数
3.3.7排放因子清单
第四章北五环交通CO2排放实证研究
4.1北五环交通CO2排放的变化特征
4.1.1昼夜变化特征
4.1.2周内限行条件下的变化特征
4.1.3月度变化特征
4.2北五环不同车辆类型交通CO2排放贡献率
4.2.1不同车辆类型交通CO2排放总体贡献特征
4.2.2载重汽车限行条件下交通CO2排放贡献特征
第五章大屯—北辰西路案例区交通CO2排放实证研究
5.1大屯—北辰西路相交路口案例区交通CO2排放的变化特征
5.1.1昼夜变化特征
5.1.2周内限行条件下的变化特征
5.1.3月度变化特征
5.2不同车辆类型交通CO2排放贡献率
5.3不同等级城市道路交通CO2排放特征比较分析
5.3.1排放总量及变化特征比较
5.3.2排放结构比较
5.4低碳交通政策建议
第六章交通CO2排放与碳通量关系研究
6.1城市生态系统碳通量构成
6.2数据来源与碳通量拆分
6.2.1数据来源
6.2.2通量数据处理与拆分
6.3大屯—北辰西路相交路口生态系统碳输出通量变化特征分析
6.3.1昼夜变化特征
6.3.2月度变化特征
6.4北五环生态系统碳输出通量变化特征分析
6.4.1昼夜变化特征
6.4.2月度变化特征
6.5不同类型城市下垫面生态系统碳输出通量比较分析
6.5.1昼夜变化特征
6.5.2月度变化特征
6.6大屯—北辰西路相交路口生态系统输出通量与交通CO2排放关系研究
6.6.1研究数据选取
6.6.2研究结果
6.7北五环生态系统输出通量与交通CO2排放关系研究
6.7.1研究数据选取
6.7.2研究结果
第七章结论和展望
7.1结论
7.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郑吉,生于1990年,籍贯辽宁朝阳。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主要参与的研究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观尺度的典型大都市功能区碳排放过程及优化调控研究”,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国家科技基础专项 “格网化社会经济指标体系与调查规范”等。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英文5篇,获得专利2项。作为主要撰写人完成5项咨询报告,已被中办、国办采用。
\n李宇,生于1973年,河北省保定市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兼区域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微观尺度的典型大都市功能区碳排放过程及优化调控研究”、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城市化与基础设施科学考察”等国家、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课题等科研项目10多项;主持完成《张家口市京张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带规划》等地方政府委托项目20多项。发表SCI、CSCD核心期刊论文 60多篇 ,出版专著3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第*作者完成生态、资源环境领域重要咨询建议报告6份,其中4份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2份中办采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