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冠球勇敢地从田野走向世界,又智慧地从世界返回田野,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成功的一个经典,被业界誉为“常青树”。本书追踪他的艰苦少年时代,追述他以4000元起家,历经艰苦,把万向发展成一个营收超过千亿元的现代化跨国企业集团,并进行了多次重要的海外并购,进入汽车产业链核心层的故事。鲁冠球作为中国企业家中的一位,他个人的风云历史和万向的火热发展史两位一体。充满故事性和哲理性的叙述手法,让本书的阅读充满快感,使读者得以窥见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的一个时代样本。记者周荣新30年100次采访,吴晓波作序鼎力推荐
部分 田野里升起的梦想初中没有毕业,他辍学了。父亲让他用自行车驮着自己四处行医,学习如何“望闻问切”,他却一屁股坐在农家门口,随手捡块石头,在地上乱画乱写,以宣泄心中的郁结。他的梦想是进城当个工人。 章 多灾的土地 / 003第2 章 进城梦的破碎 / 006第3 章 炮筒“料头”成宝贝 / 010第4 章 偏向冷门行 / 013第5 章 绝不将就 / 019第二部分 有风有雨有陷阱几经折腾,鲁冠球的家产只有父母留给他的两间已很难遮风避雨的破瓦房了。其中一间破瓦房,前几年还因为要偿还办粮食加工厂下的债,抵押了出去,近才赎回来。万一承包失败,所有心血不是又要付诸东流了吗?第6 章 承包乍起风波 / 025第7 章 “口袋”和“脑袋” / 034第8 章 人才就是“贵人” / 042第9 章 做大的诱惑 / 0490 章 敲开“玻璃门” / 055第三部分 到美国“种苹果树”1985 年,鲁冠球次到美国考察,两国之间的生产效率差距让他震惊了。美国有一家工厂只有250 名工人,但每年能生产400 万个万向节,而这时候的万向拥有1000 名员工,每年却只能生产80 万个万向节。10 年后,鲁冠球的想法变了,为什么我们总是把结出的“苹果”卖给美国人,而想不到去美国“种苹果树”呢?1 章 给和拜登的忠告 / 0692 章 找上门来的美国人 / 0763 章 博弈与自信 / 0814 章 春雷的祝福 / 0855 章 诚信是的通行证 / 0916 章 赢得尊重 / 0947 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101第四部分 在危机中冲浪大自然的冬天来了,意味着春天已不会太远;世界经济的“严冬”来了,却不会很快过去。在这样漫长的冬天里,我们不能只顾冬闲。如果只是心灰意懒地拱着双手等候春天,那我们会失去春天。8 章 突如其来 / 1119 章 磨刀与柴 / 116第20 章 自我觉醒 / 123第21 章 主动出击 / 130第五部分永不熄灭的汽车梦造汽车是鲁冠球的一个梦。他曾经立下誓言,这个梦,他圆不了,他儿子、他孙子要圆!但他要造的是与传统汽车不一样的新能源汽车,这是一件大事、一件新事、一件难事,当然要敢冒风险,但又要小心谨慎。失败了怎么办?“如果失败了,就算我们花钱买教训。探索是要付出代价的。”第22 章“我有一个梦”/ 145第23 章学会等待/ 150第24 章步步惊心/ 153第25 章利他共生/ 161第26 章担起责任/ 169第27 章竞购岂止在价格/ 173第六部分世上还有穷人不能忘记我的农民兄弟,不能忘记世界上还有穷人——这两个“不能忘记”是鲁冠球终身的座右铭,也是他办企业的重要内容和追求。他说:“‘共同富裕’这个课题太大了,我们只能量力而行,但这件事又太重要太紧迫了,中国还有很多贫困地区,还有很多穷人,我们必须为尽早地消除贫困贡献自己的所有力量。”第28 章贫穷的滋味/ 183第29 章别亏了孩子/ 186第30 章传递温暖/ 189第31 章财散人聚/ 200第七部分“三农梦”,田野上未写完的“作文”鲁冠球是个农民。他的家现在还在农村。当年他要进城当工人,是因为农民太穷了,做农民太苦了!现在他改主意了,他要一辈子在农村,在这里建一座工业城,把农民组织起来,打造成现代化工业大军。但光这样还不够!在鲁冠球看来,田野上的拼搏和创造,是当今时代的挑战。第32 章为“三农”打工/ 205第33 章屡败屡战/ 209第34 章走出“桃花源”/ 214第35 章守望大地和海洋/ 221第八部分与朋友们“互动互动”许多朋友、包括记者朋友来访时,经常会向鲁冠球提出一些“题外”的问题;不少年轻朋友也会打听万向、打听鲁冠球和他的家庭情况,他都做过回答。这一次,笔者又梳理了大家特别关心的一些事、特别感兴趣的一些情况,请鲁冠球回答,作为他与读者的“互动”。第36 章办企业讲究一个“实”字/ 229第37 章对农民工兄弟,我多说几句/ 238第38 章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243第39 章走出去与拿进来、学回来/ 246第40 章烟戒了三十多年,喜欢喝点小酒/ 252第41 章企业交接班水到渠成/ 255第42 章经济危机中靠什么引领复苏/ 258第43 章积小梦想为大梦想,融入中国梦/ 263附录用好业余时间鲁冠球/ 267后记一讲一个完整而新鲜的万向故事周荣新/ 269后记二我的父亲周菁/ 275
周荣新(1941.9—2014.10),浙江余姚人,毕业于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中文系,从1965年起在浙江日报社工作,历任部主任、浙江日报副秘书长、《经济生活报》总编辑、浙江省新闻研究所所长等职,记者,为浙江省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新闻工作者。撰写、编辑的新闻作品中,先后荣获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前身)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各一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获浙江省好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及全国省、区党报好新闻奖一等奖共23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及全国报告文学奖各一次。从1983年8月次采访鲁冠球和万向起,与鲁冠球的交往已超过30年,并一直关注着万向的发展,可谓万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