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设计?经历东日本大地震,面临少子高龄化、经济低迷的现代日本,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日本平面设计师原研哉认为,越是面对时代的挑战,人们越是需要的设计。“精心设计的作品可以唤醒沉睡的意识,随后欲望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消费模式、资源利用形式,也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原研哉早早洞察到这一点,并为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设计进行了种种尝试。通过“日本,车,为饱和世界而设计”的策展,原研哉将日本汽车的特征提炼为“轻量、节能、环保,不强调速度而强调舒适性”,并将日本车以“白色方盒子”的形式予以展出。他认为,未来人们将不再将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是“小而精”的移动终端。原研哉还构想了印度尼西亚的岛上度假村,将整个岛屿改造成植物园当中的高科技小屋,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的同时,满足繁忙的现代都市人口“一边度假,一边工作”的新需求。针对新房房价高腾,家庭人口减少的社会现状,他提出合理改造老房,让“不动产”转变为“人们心中的家”;面对老龄化问题,他倡议摒除偏见,将“主动性”的根源不单单归结于“年轻”,更加重视“购买力”“打破常规”等,以挖掘新的市场。通过自己的策展与设计经验,原研哉就日本的产品制造业、民众生活,包括旅游观光和服务业的未来,以及正在面临的少子老龄化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种种观点。站在设计的*前沿,原研哉借由本书,踏入设计的另一层境界——创想并构思未来。
前言中文版序序 —— 美意识即资源1 移动 —— 设计的平台面向饱和的世界“日本,车,为饱和世界而设计”展览对移动的欲望及未来2 简与空 —— 美意识的谱系柳宗理的水壶简单是何时产生的“空”的丰富性阿弥众和设计3 家 —— 居住的洗练生活方式打造家园的智慧“无”的富有出口日本的家4 旅游 —— 文化的基因日本的眼光别样的视角关于亚洲式度假村国家公园濑户内艺术节5 未来的素材 ——“事件”的设计触发创意的媒介时尚与纤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的创造在异国探寻日本的未来6 生长点 —— 未来社会的设计东日本大地震以来的原则从北京眺望后记
原研哉(1958— )日本中生代级平面设计大师,日本设计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无印良品(MUJI)艺术总监。曾设计长野冬季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节目纪念册和2005年爱知县万国博览会的文宣推广材料,展现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设计理念。在银座松屋百货更新设计中,实践了横跨空间和平面的整体设计观念。在梅田医院CI设计中,尝试表现了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