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艺术史(1940-1949)/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是理论研究者秦喜清多年的研究成果。《中国电影艺术史(1940-1949)/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追踪了4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变化,梳理和论述了40年代电影的发展历程。论著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探索书写电影史的新的方式,多角度地展现了40年代电影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主要电影人物、电影政策、电影文化成就,勾画了一部生动而清晰的40年代电影历史。《中国电影艺术史(1940-1949)/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注重历史的叙述与理论的评述相结合,反映了电影史学发展的新意识,新观念。《中国电影艺术史(1940-1949)/中国电影艺术史研究丛书》既有丰富的史料梳理,寻根究柢,又有纵深的发掘剖析,将迷失在记忆荒野的历史断片,一一做了宏观、全面和系统的观照、研究与呈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括与回望。
章 冲破烽火:战时电影的态势
节 上海-香港:“乡关何处”
第二节 “中制”和“中电”:大后方地区的电影生态
第三节 教育电影:影像的传播
第四节 史东山、何非光等的抗战片创作
第二章 “孤岛”电影:民族、文化身份与“他者”
节 人、景、物的象征性:“孤岛”电影创作与古装片
第二节 《貂蝉》《木兰从军》和裳
第三节 费穆的《孔夫子》及《世界儿女》
第四节 朱石麟、桑弧的电影创作
第五节 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第三章 “沦陷”时期的电影:民族寓言与主体性
节 上海电影的“沦陷”及选择的“路径”
第二节 “满映”电影·甘粕正彦·李香兰
第三节 《家》《春》《秋》
第四节 《万世流芳》与电影市场样貌
第五节 张善琨和“中联”
第六节 “华影”和川喜多长政
第四章 电影人:理性及其遭遇
节 作为明星的刘琼:想象性共存
第二节 在时装片的路上
第三节 中日合拍《春江遗恨》与李丽华
第四节 荣誉和非议
第五节 电影人的附逆问题
第五章 理想在影像中飞翔
节 沪港互动与“国防电影”
第二节 影人的遭际
第三节 《四万万人民》《延安与八路军》
第四节 影像的宣传放映与“公共目标”
第六章 战后电影的态势与进程
节 时代、价值观念与电影重建
第二节 想象的空间
第三节 对新的电影生长点的寻求
第四节 “昆仑”“文华”等公司的崛起
第五节 走变化和生长的道路
第七章 三个地区的电影与电影意识形态
节 “进步电影”及其互动
第二节 常例与变例整合:国统区的正统电影
第三节 市场化与类型片:商业电影
第四节 作为开创'陛一页的香港电影
第五节 解放区群体话语与纪录电影
第八章 波澜起伏的动荡历史与社会派电影
节 战后电影的兴起和社会派影片创作的选择
第二节 史东山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及《新闺怨》
第三节 蔡楚生与《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四节 从《万家灯火》到《希望在人间》:阳翰笙和沈浮
第五节 郑君里、《乌鸦与麻雀》与战后社会派电影人的介入意识
第九章 人文派的风姿:费穆、桑弧、佐临、曹禺及其影片创作
节 人文电影与文华公司
第二节 从《锦绣江山》到《小城之春》
第三节 桑弧、石挥和黄佐临:《假凤虚凰》《哀乐中年》《夜店》
第四节 曹禺在“文华”编导的电影《艳阳天》
第五节 开放的对话性:电影文化的融合与创造
第十章 走向开放与成熟的电影艺术
节 多元并存的艺术求索之途:电影叙事的选择与开掘
第二节 历史话语与人生语义:银幕人物形象新开拓
第三节 语言运用与银幕的文化诗学:民族性、现代性和人文性的融汇
附录一 中国电影艺术史(1940-1949)系年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丁亚平,1961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大丰县。我国培养的首届电影博士。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曾多次赴香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担任主讲教授。独立承担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国家年度课题、国家重点项目;两次获批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及中国艺术研究院重点科研项目。主要成果:发表学术文章三百余篇。出版个人著作《艺术文化学》《影像中国(中国电影艺术1945—1949)》《老电影时代》《电影的踪迹(中国电影文化史评)》《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当代电影史》等,共计12部。担任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电影》、《电视艺术》主编。曾任文化艺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总编辑。先后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奖、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论文奖、第4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一等奖、第5届中国高等教育影视学术著作一等奖、首届“飞天奖”论文评奖理论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