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一书,5月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白石砬子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采集植物标本、调查森林群落、收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参考保护区已有科学研究成果,开展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涉及动植物区系调查及编目、植物群落分类与分布、自然社会经济状况、保护区管理和评价等。
章 总论 ……………………………………………………………………………………………………1节 基本情况 一、 地理位置 二、 历史沿革第二节 社会概况 一、 行政区域 二、 社会经济概况第三节 植物资源 一、 物种基本组成 二、 区系地理成分 三、 区系特点 四、 植被类型 五、 重点保护植物第四节 野生动物资源第五节 保护对象 一、 保护区性质 二、 保护区类型 三、 保护对象第六节 综合评价 一、 生物多样性 二、物种稀有性 三、自然度 四、 过渡地带的特殊性 五、 面积适应性 六、 生态区位 七、科研价值第二章 自然地理状况节 地质地貌 一、 地质基础 二、 地势地貌第二节 气候 一、气候基本特征 二、气候要素特征第三节 水文 一、 主要河流概况 二、 地下水资源第四节 土壤 一、土壤垂直分布 二、土壤肥力特征 三、 涵养水源能力第三章 植物多样性节 植物区系多样性 一、 维管束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二、 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三、 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四、 种子植物科的区系成分分析 五、 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分析 六、 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七、 种子植物生活型的多样性 八、 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第二节 植物群落多样性 一、 植被分类的原则、 单位及系统 二、 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及其特征 三、 主要植被类型特征 四、 典型植物群落多样性第三节 物种多样性 一、 真菌植物种类及生境 二、 地衣植物种类及生境 三、 苔藓植物种类及生境 四、 蕨类植物种类及生境 五、 种子植物种类及生境第四章 动物多样性节 重要动物种群特征及其生境 一、 黑熊种群特征和栖息生境 二、 野猪种群特征和栖息生境 三、 狍种群特征和栖息生境 四、 野生动物保护建议第二节 哺乳动物 一、 主要哺乳动物概述 二、 重点保护的哺乳动物第三节 两栖与爬行动物 一、 两栖动物 二、 爬行动物 三、 重点保护的两栖、 爬行动物第四节 鸟类 一、 鸟类种类 二、 重点保护的鸟类 三、 群落类型及分布特征第五节 鱼类第六节 昆虫 一、 鳞翅目 二、半翅目 三、同翅目 四、蜚蠊目 五、螳螂目 六、直翅目 七、鞘翅目 八、 膜翅目 九、 脉翅目 十、 双翅目第五章 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评价节 生物资源评价 一、 生物种类繁多 二、 森林类型多样 三、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古老第二节 保护对象的评价 一、 世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及特征 二、 我国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及特征 三、 保护区的多元区系型红松阔叶混交林分布及特征第三节 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 一、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二、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效益指标统计方法 三、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第四节 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价 一、 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 二、 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第五节 保护区森林地上生物量评价 一、 生物量评价实测法 二、 生物量的遥感调查方法 三、保护区森林地上生物量评价 四、 保护区地上生物量变化分析第六章 白石砬子保护区管理节 保护区功能分区及分区管理对策 一、 分区管理的目的、 意义 二、 保护区区划的理论依据 三、 区划原则 四、 白石砬子保护区功能区划 五、 保护区分区管理对策第二节 管理机构及体制构建 一、 保护区管理模式的法律规定 二、 保护区管理模式的现行管理体制第三节 白石砬子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一、 生态旅游内涵 二、 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 三、 白石砬子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第四节 白石砬子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 保护区管理重要工作进展 二、 存在的问题 三、 实现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