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延展机制/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与实践系列丛书》共分六章。章介绍了煤储层水力压裂裂缝的研究背景、外研究现状等。第二章介绍了煤储层水力压裂裂缝矿井解剖的原理及工作流程,提出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压裂裂缝延展的主要模式。第三章阐述了用于测试煤岩压裂液的滤失途径及滤失量的试验系统,获得了原生结构煤、构造煤样品压裂液滤失的特征参数(滤失量、滤失路径),总结了不同煤体结构煤岩压裂液的滤失路径及空间展布。第四章研究了原生结构煤、构造煤压裂液滤失的动力学机制,结合损伤力学提出构造煤压裂液的滤失模式,构建了原生结构煤、构造煤压裂液滤失量计算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压裂液滤液闭锁对煤层气藏流体产出的伤害机制,提出了煤储层滤液伤害的防治工艺措施。第五章提出了煤储层压裂裂缝发展的过程,应用材料力学理论分析了压裂裂缝的启裂机制,建立了原生结构煤、构造煤压裂裂缝的启裂模式。
章 概论
1.1 研究背景
1.2 外研究现状
1.2.1 水力压裂机理
1.2.2 岩石损伤与压裂裂缝扩展机制
1.2.3 水力压裂模型
1.2.4 水力压裂多裂缝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煤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延展与内部充填特征
2.1 煤储层压裂裂缝延展空间几何特征解剖
2.1.1 煤储层压裂裂缝特征解剖观测
2.1.2 区域地质及原生裂缝发育特征
2.1.3 沁水盆地3#煤储层压裂裂缝延展特征
2.2 煤储层内压裂液流动范围特征解剖
2.2.1 煤储层内压裂液流动范围的研究原理及取样方法
2.2.2 煤储层压裂混合液平面分布特征规律
2.2.3 压裂液的分布与原生裂缝系统的关系
2.3 煤储层压裂裂缝内部充填特征解剖
2.3.1 压裂裂缝内充填物的组成及形态特征
2.3.2 压裂裂缝内支撑剂空间特征变化规律
2.3.3 支撑剂分布部位及砂运动特征分析
2.3.4 压裂裂缝充填物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2.4 小结
第三章 煤储层压裂液滤失特征及机理
3.1 煤储层压裂液滤失的概念
3.2 煤储层压裂液滤失的空间及路径
3.2.1 煤储层压裂液滤失特征实验
3.2.2 压裂液滤失的空间和路径分析
3.3 煤储层压裂液滤失的动力学机制
3.3.1 原生结构煤压裂液滤失动力机制
3.3.2 构造煤压裂液滤失动力学机制
3.4 煤储层压裂液滤失量计算数学模型
3.4.1 压裂中的滤失量计算原理
3.4.2 原生结构煤压裂液滤失的数学模型
3.4.3 构造煤压裂液滤失的数学模型
3.5 煤储层裂缝内压裂液滤失伤害机制
3.6 小结
第四章 煤储层水力压裂裂缝延展机制
4.1 煤储层压裂裂缝发展过程
4.2 煤储层压裂裂缝启裂机制
4.2.1 原生结构煤压裂裂缝启裂机制
4.2.2 构造煤压裂裂缝启裂机制
4.3 煤储层压裂裂缝延展机制
4.3.1 压裂液体的注入路线
4.3.2 煤储层原生裂隙系统与压裂裂缝延展的关系
4.3.3 支撑裂缝颗粒充填扩张力链作用
4.3.4 裂缝充填扩张的力学条件
4.4 煤储层压裂裂缝横向扩张机制损伤力学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煤储层压裂裂缝充填机制
5.1 煤粉源集合体分布特征
5.2 煤粉源集合体造浆作用和聚集作用
5.2.1 构造煤粉源集合体造浆作用
5.2.2 原生裂缝煤粉源集合体聚集作用
5.3 煤粉源集合体对水力压裂效果的影响
5.3.1 煤粉源集合体发育特征
5.3.2 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效果对比分析
5.3.3 煤粉源控制压裂效果机理及防控措施
5.4 煤层气井近井压裂裂缝堵塞机制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王生维,1956年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二级教授,任中国煤炭学会煤层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煤层气、页岩气学组委员,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煤炭和煤层气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
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3项,主持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1项,“十一五”至“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西省煤层气重点基金4项,企业委托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65项。
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76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