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寻访幸存者及其亲友并搜集查阅大量机密档案的基础上,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描绘了客家籍台湾革命青年锺浩东短暂而炽热的一生——从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到九死一生回国投身抗日,再到为改革台湾社会献身教育事业,直到*后为了台湾的解放慷慨赴死,为理想牺牲。 作者以众多类似的“锺浩东们”作为背景,在史料、记录、文学的交错纷呈中,力图将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来被刻意湮灭甚至扭曲的台湾近现代史还原重现。在追索这些青年的革命事业与人生轨迹的过程中,本书向我们坚定地传达着历史深处所蕴藏的力量,借助这一力量,读者能以全新的视野去亲近那段充满伤痛与遗憾的海峡两岸的记忆。 本书曾被选为台湾地区1988年*小说(洪醒夫小说奖),1991年《联合文学》十大好书作家票选*名,侯孝贤依据此故事中的部分原型创作了电影《悲情城市》与《好男好女》,并获第4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序一 隐没在战云中的星团/林书扬序二 美国帝国主义和台湾扑杀运动/陈映真序三 凡记下的就存在/侯孝贤序四 救赎的历史,历史的救赎/赵刚幌马车之歌序曲 伴着脚链声的大合唱乐章 故乡第二乐章 战云下的恋歌第三乐章 原乡人的血第四乐章 战歌第五乐章 归乡第六乐章 “二二八”第七乐章 白与红第八乐章 风暴第九乐章 枪决尾声 和鸣!你在哪里?附 录本书相关人物小传口述证言文字资料大事年表评论与回应:未完的悲哀未完的悲哀/詹重找一个阅读《幌马车之歌》的角度/须文蔚《幌马车之歌》对大陆文学的启示/陈建功谁的《幌马车之歌》/蓝博洲一条前行的路/蓝博洲让历史不再有禁忌,让人民不再有悲情/蓝博洲二〇〇四年版后记二〇一五年版后记
蓝博洲 1960年生于台湾苗栗,1983年开始创作小说,1987年加入陈映真先生创办的《人间》杂志报告文学队伍,从此展开迄今仍在进行的台湾民众史调查、研究与写作。出版有《台人的悲歌》等二十余部相关著作。现任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