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对区域环境风险的社会建构过程、社会原因、社会效应等社会要素予以重点关注,对行动者、知识、权力和资源等在环境风险建构中的作用,既有制度安排能否足以控制和管理环境风险,环境风险管理过程中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环境风险分配的公正性,以及国家、市场、社会公众三者在风险治理机制中的角色功能、风险责任及相互合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积极回应,力求为构建科学民主的环境风险决策机制和制定“善治”的环境风险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第一章研究缘起:环境高风险时代的来临1
一、全球化、社会转型与环境风险:问题与背景1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述评8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8
第二章研究设计:概念、视角与方法23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23
二、理论分析视角31
三、研究方法37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44
第三章转型期的区域环境风险:社会事实与社会特征47
一、区域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47
二、转型期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风险52
三、多元共生:区域环境风险的社会特征62
第四章认知与表达:区域环境风险的社会建构71
一、“垃圾焚烧事件”中的环境风险:案例概述71
二、环境风险主体及其风险认知差异76
三、集成、表达与竞争:环境风险的社会建构过程85
四、知识、权力和资源:环境风险建构的策略逻辑97
第五章外化与内化:区域环境风险的社会效应107
一、从风险到突发事件:环境风险的外化及其初级效应107
二、从风险到群体性事件:环境风险的内化及其放大效应115
三、从风险事件到公共危机:环境风险的社会波及效应130
第六章转型与脱嵌:区域环境风险的社会原因143
一、结构转型:工业化、城镇化与环境风险143
二、双重失灵:制度变迁与环境风险156
三、不确定性与脱嵌:环境风险中的科技缺陷171
第七章复合治理:区域环境风险的社会应对184
一、复合治理:环境风险治理的一种新形态184
二、多元一体:构建环境风险复合型治理网络191
三、文化创新:培育环境风险意识与风险合作文化198
四、制度创新:完善环境风险全过程防治机制207
参考文献226
王芳,社会学博士,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于1999年和2002年两次赴我国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访学;2009年至201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开展学术访问和合作研究。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青年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等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