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春晖等著的《上海改革开放40年大事研究(卷6,产业升级)》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出发,阐述上海改革开放40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历程、方式与经验总结,其中穿插大量耳熟能详的案例,紧密联系实际,达到了理论性、专业性和趣味性兼备的效果。同时又加入许多关于当前产业发展新态势的探讨,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可以说“鉴古者,启来者”,能够激发读者对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思考。
第1章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历程
1.11978―1990年:以适应性调整为主的产业结构演进
1.21991―2000年:以战略性调整为主的产业结构演进
1.32001年至今以跨越式调整为主的产业结构演进
第2章产业结构调整
2.1上海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
2.2上海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经验总结
2.3面向未来的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第3章产业动力重塑
3.1微观企业主体动力重塑
3.2推动产业集群,重塑产业动力
3.3推动技术进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3.4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政策先行推动产业升级
第4章产业能级提升
4.1要素替代引领高耗能产业转型升级
4.2以技术创新提升上海制造业产业能级
4.3以平台建设增强上海服务业能级
第5章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5.1中心城区产业布局调整
5.2城郊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调整
5.3跨区域合作与产业空间布局
5.4上海产业空间布局经验总结
第6章上海产业升级的重要启示与未来展望
6.1上海产业升级的重要启示
6.2上海产业升级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干春晖,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海关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财政部产业经济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上海市“曙光计划”学者,美国雷鸟靠前工商管理研究生院1998年至1999年间访问学者。曾应邀到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法国蒙皮里埃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等学校进行访问研究。曾任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上海财经大学靠前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与政策、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企业并购与重组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研究》和《“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经济优选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和《“十一五”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的自主创新战略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30多项。近年来,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企业策略性行为研究》、《产业经济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并购经济学》、《资源配置与企业兼并》、《管理经济学》等著作和教程30多部,主编《中国产业经济评论》、《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6-2016)。论文《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一等奖。所指导的学位论文《靠前外包承接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获全国百篇很好博士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