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闲人著的《铿然舍瑟春风里(**语录的天人之境)》是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的解读读本。书中精选了我国传统儒学和古典**经典作品中的经典语录近两百条,将其分为励志、良知、教化、用兵、修行、处友、治政、为学、明心等九个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故事化的方式,对这些经典语录进行阐述和解读。是一本引导人们修习良性,发扬我国传统很好文化的有益读本。
励志箴
1.立志贵专一
――《全集·语录一·薛侃录》
2.举业不患妨功,唯患夺志
――《全集·文录一·与辰中诸生》
3.君子唯患学业之不修,科第迟速,所不论也
――《全集·文录一·寄诸用明》
4.夫志犹种也,学问思辩而笃行之,是耕耨灌溉以求于有秋也
――《全集·文录四·赠郭善甫归省序》
5.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全集·文录四·示弟立志说》
6.为人臣者,上有益于国,下有益于民,虽死亦甘为之
――《全集·别录九·再批追征钱粮呈》
7.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全集·外集二·示宪儿》
8.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全集·外集二·月夜二首》
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全集·续编一·教条示龙场诸生》
10.夫志士仁人皆心有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
――《佚文辑考编年·弘治五年乡试卷(论语)》
11.世俗之荣辱,决非君子之所为欣戚也
――《佚文辑考编年·与谢士洁书》
12.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全集·文录四·示弟立志说》
良知箴
1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14.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全集·语录二·答顾东桥书》
15.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
――《全集·语录二·答顾东桥书》
16.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全集·语录二·答陆原静书·又》
17.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全集·语录二·答陆原静书·又》
18.“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义
――《全集·语录二·答欧阳崇一》
19.思是良知之发用。盖思之是非邪正,良知无有不自知也
――《全集·语录二·答欧阳崇一》
20.君子之酬酢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
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全集·语录二·答欧阳崇一》
21.世之君子唯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
――《全集·语录二·答聂文蔚》
22.今诚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
知自致其良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蔽,一洗谗妒胜忿之习,以济于大同
――《全集·语录二·答聂文蔚》
23.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
――《全集·语录三·陈九川录》
24.良知在人,随尔如何,不能泯灭
――《全集·语录三·陈九川录》
25.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然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全集·语录三·陈九川录》
26.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27.良知是你的明师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28.良知愈思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29.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30.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31.学者信得良知过,不为气所乱,便常做个羲皇已上人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32.“良知”二字真吾圣门正法眼藏
――《全集·文录二·与邹谦之·二》
33.所幸良知在我,操得其要,譬犹舟之得舵,虽惊风巨浪颠沛不无,尚犹得免于倾覆者也
――《全集·文录三·寄邹谦之·四》
34.夫名利物欲之好,私吾之好也,天下之所恶也;良知之好,真吾之好也.天下之所同好也
――《全集·文录四·从吾道人记》
35.良知即天道
――《全集·年谱卷三》
36.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
――《全集·传习录·答陆原静书》
37.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唯是致此良知而已
――《全集·文录五·书魏师孟卷》
教化箴
38.学校之中,唯以成德为事
――《全集·语录二·答顾东桥书》
39.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全集·语录二·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40.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全集·语录三·陈九川录》
41.乐之元声只在你心上求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42.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43.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到看你是圣人在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44.无有为善而不蒙福,无有为恶而不受殃
――《全集·别录八·告谕新民》
45.风俗不美,乱所由兴
――《全集·别录八·告谕》
46.务洗贪鄙之俗,共敦廉让之风
――《全集·别录八·优奖致仕县丞龙韬牌》
4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全集·传习录·薛侃录》
48.致中和,则大本立而达道行,知天地之化育矣
――《全集·文录四·修道说》
49.日趋于和平而大会于中正,斯乃圣贤之德之归矣
――《全集·外集七·祭文相文》
用兵箴
50.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全集·别录一·陈言边务疏》
51.兵无定势,谋贵从时
――《全集·别录二·议夹剿方略疏》
52.胜败由人,兵贵善用
――《全集·别录一·闽广捷音疏》
53.夫盗贼之患,譬如病人,兴师征剿者,针药攻治之方:建县抚辑者,饮食调养之道
――《全集·别录三·添设和平县治疏》
54.任之不专,无以连属人心;赏罚之不重,无以作兴士气;号令之不肃,无以督调远近
――《全集·别录三·辞免升荫乞以原职致仕疏》
55.举动由己,呼吸从心
――《全集·别录八·选拣民兵》
56.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
――《全集·世德纪附录·征宸濠反问遗事》
修行箴
57.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全集·语录一·陆澄录》
58.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全集·语录一·徐爱录》
59.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全集·语录一·薛侃录》
60.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全集·文录一·与杨仕德薛尚谦》
61.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
――《全集·语录一·陆澄录》
62.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全集·语录一·薛侃录》
63.桀、纣心地如何做得尧、舜事业
――《全集·语录一·薛侃录》
64.大凡看人言语,若先有个意见,便有过当处
――《全集·语录一·薛侃录》
65.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全集·语录一·陆澄录》
66.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全集·语录二.启问道通书》
67.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68.圣人不贵前知。祸福之来,虽圣人有所不免。圣人只是知几,遇变而通耳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69.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全集·语录三·黄以方录》
70.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全集·语录三·朱子晚年定论》
71.修己治人,本无二道。政事虽剧,亦皆学问之地
――《全集·文录一·答徐成之》
72.患难忧苦,莫非实学。横逆之加,最是动心忍性砥砺切磋之地
――《全集·文录一·寄希渊·三/四》
73.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全集·文录一寄诸弟》
74.道之不明,皆由吾辈明之于口而不明之于身,是以徒腾颊舌,未能不言而信
――《全集·文录二·与朱守忠》
75.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全集·文录二·答刘内重》
76.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腾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全集·文录三·与黄宗贤》
77.若自身病痛未能除得,何以能疗得天下之
――《全集·文录三·与黄宗贤》
78.功夫只是要简易真切。愈真切愈简易,愈简易愈真切
――《全集·文录三·寄安福诸同志》
79.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驰。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
――《全集·文录四·观德亭记》
80.常快活便是功夫
――《全集·语录三·陈九川录》
81.扩大公无我之仁,明改过不吝之勇
――《全集·别录一·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
82.为善虽人不知,积之既久,自然善积而不可掩;为恶若不知改,积之既久,必至恶极而不可赦
――《全集·别录九·南赣乡约》
83.毫厘何所辩,唯在公与私。公私何所辩?天动与人为
――《全集·外集一·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其二》
84.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全集·外集一泛海》
85.天道虽远,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全集·外集三·答佟太守求雨》
86.君子以忠信为利,礼义为福
――《全集·外集三.答毛宪副》
87.夫警惕者,万善之本,而众美之基也
――《全集·外集四·气候图序》
88.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
――《全集·外集四·寿汤云谷序》
89.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全集·续编一·教条示龙场诸生》
90.众方嚣然,我独渊默。中心融融,自有真乐
――《全集·外集六·示徐日仁应试》
91.谦,德之柄,惟德之基。故地不谦,不足以载万物;天不谦,不足以覆万物:人不谦,不足以受天下之益
――《全集·外集六·书陈世杰卷》
92.予惟天下之事,其得之也不难,则其失之也必易;其积之也不久,则其发之也必不宏
――《全集·续编三·庆吕素庵先生封知州序》
93.仅把毁誉供一笑,由来饥饱更谁知
――《佚文辑考编年·答友人诗》
94.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全集·别录五·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95.胸中须常有舜禹有天下不与气象
――《全集·年谱卷三》
96.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全集·传习录·右日仁所录》
97.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全集·传习录·薛侃录》
处友箴
9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全集·语录一·陆澄录》
99.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全集·语录三·陈九川录》
100.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全集·语录三·陈九川录》
101.自古有志之士,未有不求助于师友
――《全集·文录一·与戴子良》
政治箴
102.繁文益盛,天下益乱
――《全集·语录一·徐爱录》
103.严霜大冻之中,岂无些小风和日暖意思
――《全集·附录·朱子晚年定论》
104.天下事虽万变,吾所以应之不出乎喜怒哀乐四者。此为学之要,而为政亦在其中矣
――《全集·文录一·与王纯甫》
105.至善也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
――《全集·文录四·亲民堂记》
106.因才器使,朝廷之大政也:量力受任,人臣之大分也
――《全集·别录一·辞新任乞以旧职致仕疏》
107.众心一散,不可以复合;事机一失,不可以复追‘
――《全集·别录一·添设清平县治疏》
108.不加赋而财足,不扰民而事办
――《全集·别录一·疏通盐法疏》
109.天下之事,成于责任之专一,而败于职守之分挠
――《全集·别录三·涮头捷音疏》
110.夫聚敛以为功,臣之所素耻也;掊克以招怨,臣之所不忍也
――《全集·别录三·再请疏通盐法疏》
111.财者民之心也,财散则民聚;民者邦之本也,本固则邦宁
――《全集·别录五·计处地方疏》
112.任贤图治,得人实难,其在边夷绝域反覆多事之地,则其难尤甚
――《全集·别录七·边方缺官荐才赞理疏》
113.唯国是谋,与人为善
――《全集·别录七·八寨断藤峡捷音疏》
114.官务以国家大难为心,尽心竭力
――《全集·别录九·牌行吉安府敦请乡士夫共守城池》
115.诚于爱民者,不徒虚文之举;忠于谋国者,必有深长之思
――《全集·别录九·批吉安府救荒申》
116.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
――《全集·外集一·赠阳伯》
117.夫权者,天下之大利大害也。小人窃之,以成其恶;君子用之,以济其善
――《全集·外集三·寄杨邃庵阁老·二》
118.郡县之职,以亲民也。亲民之学不明,而天下无善治矣
――《全集·续编三·书赵孟立卷》
119.事苟庇民,岂吝小费;功有实效,何恤浮言
――《全集·续编五·批漳南道教练民兵呈》
120.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
――《全集·传习录(卷上)》
121.但举大事,须顺民情
――《全集·别录三·立崇义县治疏》
122.当多难之日,事宜从权,庶克有济
――《全集·别录四·飞报宁王谋反疏》
123.朝廷用人,不贵其有过人之才,而贵其有事君之忠
――《全集·别录六·辞免重任乞恩养病疏》
为学箴
124.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全集·语景一·陆澄录》
125.为学须得个头脑,功夫方有着落
――《全集·语录一·薛侃录》
126.为学大病在好名
――《全集·语录一·薛侃录》
127.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
――《全集·语录二·启周道通书》
128.凡学问之功,一则诚,二则伪
――《全集·语录二·答欧阳崇一》
129.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
――《全集·语录二·答罗整庵少宰书》
130.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
――《全集·语录三·陈九川录》
131.圣人之学,只是一诚而已
――《全集·语录三·黄直录》
132.君子论学,固唯是之从,非以必同为贵
――《全集·文录二·答方叔贤》
133.为学直是先要立本
――《全集·语录三.答昔盲唧书》
134.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虽私欲之萌,真是洪炉点雪,天下之大本立矣
――《全集·文录一·与黄宗贤·五》
135.凡人之学,不日进者必日退
――《全集·文录一·与陈国英》
136.民人社稷,莫非实学
――《全集·文录二·答路宾阳》
137.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已。则干经万典,颠倒纵横,皆为我之所用
――《全集·文录三·答季明德》
138.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而勇以成之
――《全集·文录四·别方叔贤序》
139.勿以无过为圣贤之高,而以改过为圣贤之学
――《全集·外集三·徐成之·二》
140.夫为大人之学者,亦唯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
――《全集·续编一·大学问》
141.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
――《全集·续编一·家书墨迹四首·与徐仲仁》
142.明学术,变士风,以成天下治
――《全集·外集四·送别省吾林都宪序》
143.圣贤之学,**也。道德以为之地,忠信以为之基,仁以为宅,义以为路,礼以为门,廉耻以为垣墙,《六经》以为户牖,《四子》以为阶梯
――《全集·外集五·应天府重修儒学记》
144.唯古为学,在求放心。心苟或放,学乃徒勤
――《全集·续编三·铭一首》
145.夫君子之学,先立乎其大者,而小者不能夺
――《佚文辑考编年·答懋贞少参》
146.君子之学,以变化其气质
――《佚文辑考编年·赠朱克明南归言》
147.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全集·传习录·右日仁所录》
明心箴
148.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全集·语录一·徐爱录》
149.圣人之心如明镜,只一个明,则是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全集·语录一·陆澄录》
150.知昼夜即知死生
――《全集·语录一·薛侃录》
151.佛氏不著相,其实著了相;吾儒著相,其实不著相
――《全集·语录三·黄直录》
152.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15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154.孔子气魄极大,凡帝王事业,无不一一理会,也只从那心上来
――《全集·语录三·钱德洪录》
155.天下事不能尽如人意。大抵心病愈则身病亦自易去
――《全集·文录一·与薛尚谦·三》
156.一一世事,如狂风骤雨中落叶,倏忽之间,宁复可定所耶
――《全集·文录一·答甘泉》
157.循理之谓静,从欲之谓动。欲也者,非必声色货利外诱也,有心之私皆欲也
――《全集·文录二·答伦彦式》
158.一,天下之本也;精,天下之大用也
――《全集·文录四·送宗伯乔白岩序》
159.心犹水也,污入之而流浊;犹鉴也,垢积之而光昧
――《全集·文录四·别黄宗贤归天台序》
160.圣人之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
――《全集·文录四·重修山阴县学记》
161.夫佛者,夷狄之圣人;圣人者,中国之佛也
――《全集·别录一·谏迎佛疏》
162.即从初心,死无所避
――《全集·别录四·再报谋反疏》
163.安受尔命,宁奈尔心
――《全集·别录九·告谕军民》
164.吾儒亦自有神仙之道
――《全集·外集三.答人问神仙》
165.君子养心之学,如良医治病,随其虚实寒热,而斟酌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
――《全集·年谱卷三》
附录
附录一
一生的七个数字
附录二
阳明年表及大事记
附录三
阳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