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沁阳(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沁阳历为河内郡、怀州、怀孟路、怀庆府、河内县治所,义有鄂、邗、郗、野王、卫等五大侯国城址,系明代卫、郑二王的藩地。现今沁阳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理部授牌的“千年古县”。《文化沁阳(套装上下册)》以沁阳所具有的历史战略地位、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线索,用“以史说物,以物论史”的方式,讲述了沁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并对沁阳被列入同保和省保的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融资料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文化沁阳(套装上下册)》适合历史、文物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城乡建设规划等专业领域的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文化媒体工作者参考阅读。
上卷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第一章 历史的轨迹
第一节 肿骨鹿化石的启示
第二节 旧石器的发现
第三节 神农山与三皇文化
第四节 夏代“覃怀底绩”
第五节 商周畿内封鄂、邗
第六节 春秋置郗国、野王邑
第七节 地要粮丰列国争
第八节 秦汉魏晋称“河内”
第九节 南北兴替置怀州
第十节 隋唐五代一名邦
第十一节 宋元明清设路、府
第十二节 废府存县名沁阳
附表1-1 怀庆府历史沿革表
附录1-1 相关古地名注释
第二章 古代文化遗址——埋藏在这片文化沃土中的历史信息
第一节 随便抓一把泥土就能捏出文明的汁液
第二节 类型独特的圪垱坡仰韶文化遗址
第三节 古代文化遗址扫描
第四节 化石、古代铜矿遗址的特殊价值
第五节 沁阳地貌的变迁
附表2-1 沁阳市古代文化遗址一览表
第三章 古代城址——不同时代的印迹
第一节 商周城上城:鄂、邗故城
第二节 西周城中城:野王、卫故城
第三节 春秋南阳城:郗国故城
第四节 秦赵争雄赵长城
第五节 羊肠坂道古碗城
第六节 汉代期城、小沁城
第七节 唐析河内为三县
第八节 城堡林立丹水谷
第九节 古城兴衰与姓氏起源
一、“覃”姓之根
二、“于”姓之本
三、“卫”姓之源
四、“买”姓祖籍
第四章 古代建筑——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明标志
第一节 佛教文化的象征:古塔
一、“中天一柱”——金代天宁寺三圣塔
二、元代石作邠国公墓塔
三、元明时期小塔林
四、清代性空和尚塔
第二节 野王古城的古代建筑群体
一、伊斯兰古代建筑清真寺
二、韩文公祠与昌黎书院的变革
三、药王庙:济世慈心,痈瘰在抱
四、太平军围攻怀庆府指挥部旧址——元明时期汤帝庙
五、皇太后封赐龙岗寺
六、覃怀书院的变迁
七、大盐店——清末中西建筑结合的见证
八、近代红十字医院旧址
第三节 神农山——道观宝方、佛门圣地
一、三重天门三重景
二、三座殿堂三皇风
三、三处井池天人合
四、三座圣坛万古情
五、人文始祖三皇殿
六、云阳寺观佛道一门
七、临川寺院倚山面原
八、沐涧仙谷上清宗源地
九、福地洞天佛门道观
第四节 乡镇古建群的文化特色
一、尧圣庙纪念帝尧,巡狩思浆发现醴泉
二、静应庙号称紫虚元君行宫
三、龙王庙镇扼丹洪,庙貌如初
四、孔圣庙纪念孔子回辕庙在城外
五、窑头村古代建筑群
六、聚仙观“三教混元”,道观有佛
七、汤帝庙山门戏楼
八、大月寺:“太行桂林”、“世外桃园”
九、民俗建筑中的文化特色
下卷
第五章 古代石刻——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
第一节 撞击心灵的石牌坊
第二节 唐代石刻艺术精华——陀罗尼经幢
第三节 世号“小龙门”——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
第四节 古代碑碣:资文犹在,足补史乘
一、唐代撰、书、刻三绝:大云寺皇帝圣祚之碑
二、宋、金、元时期河内碑碣的历史价值
三、明清碑碣内容广泛:“开卷有益”
第五节 河内石苑——沁阳两千年石刻大观
一、北齐兴隆寺四面造像碑雕“白马吻足”
二、两汉石辟邪各有历史故事
三、北朝画像石棺床全国独有
四、其他石雕艺术品
五、书法碑帖套套稀世珍宝
六、墓志能补方志、史书之不足
第六章 文物保护
第一节 两张文化
邓宏礼(鸿礼、宏里),河南省孟州人,副研究员,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员、河南省博物馆学会会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理事。长期从事文物调查研究、保护管理和博物馆工作,发表论文多篇,书稿有《流散文物概论》,《太平军怀庆围攻战》,出版《王铎书法碑帖选(延香馆帖注芝一)》、《文化旅游名城沁阳》、《朱裁堉的传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