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从2001年开始,每年都会公布“10大优选突破性技术”,即TR10(Technology Review 10),并预测其大规模商业化的潜力,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重大影响。
这些技术代表了当前世界科技的发展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集中反映了近年来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引领面向未来的研究方向。其中许多技术已经走向市场,着产业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
本书梳理了2009 ~2018年的100项突破性技术,按照技术特点划分为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硬件与算法、模式创新、云与数据、机器人、能源、材料、生物医疗、基因等领域,邀请靠前外非常不错技术专家、投资人对一些领域技术的特点、产业应用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潜力进行点评,给出前瞻性的投资、科研指导意见与建议。与此同时,本书还分析了那些曾经辉煌、后来没落并逐渐消失的技术背后的原因和问题,通过对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剖析,开拓读者视野,并对读者预判新技术、新产业的未来走势提供指导建议。
第 一章 人工智能,“吃一堑长一智”的机器 /1
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一大突破 /4
强化学习,人机围棋大战机器的胜利 /7
对抗性神经网络,数字版的“猫鼠游戏” /9
自动驾驶,车联网的未来已来 /11
支付技术早已遍地开花 /16
巴别鱼耳塞,耳朵里的实时翻译 /18
给所有人的人工智能 /20
入选技术:
2013,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
2015,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车对车通信
2015,Apple Pay,苹果支付
2016,Tesla Autopilot,特斯拉自动驾驶仪
2017,Reinforcement Learning,强化学习
2017,Self-Driving Trucks,自动驾驶货车
2017,Paying with Your Face,刷脸支付
2018,Babel-Fish Earbuds,巴别鱼耳塞
2018,AI for Everyone,给所有人的人工智能
2018,Dueling Neural Networks,对抗性神经网络
第二章 人机交互,为解决“交流障碍”问题而生 /24
智能软件助手:Hi !Siri /26
手势界面:让人机互动彻底展现 /29
语音接口接下交互界面革新的接力棒 /31
智能手表:用“手腕”处理事务 /33
Oculus Rift 与Magic Leap:体验人机交互技术的风暴 /35
入选技术:
2009,Intelligent Software Assistant,智能软件助手
2011,Gestural Interfaces,手势界面
2013,Smart Watches,智能手表
2014,Oculus Rift
2015,Magic Leap
2016,Conversational Interfaces,语音接口
第三章 硬件与算法,好马还需好鞍 /42
赛道内存与哈希存储,双管齐下创新存储技术 /45
3D 晶体管,半导体器件的另一维度 /48
稀疏傅里叶变换,算法和人性解读的结合 /50
摄影与游戏,算法和痛点的初次尝试 /54
神经形态芯片,计算机的仿生乐章 /61
实用的量子计算机选择独舞 /62
材料的量子之跃,量子计算机与材料共舞 /65
入选技术:
2009,Hash Cache,哈希存储
2009,Racetrack Memory,赛道内存
2010,Mobile 3-D,移动3-D
2012,3-D Transistors,3D 晶体管
2012,Spa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稀疏傅里叶变换
2012,Light-Field Photography,光场摄影
2014,Neuromorphic Chips,神经形态芯片
2017,The 360-Degree Selfe,360 度自拍
2017,Practical Quantum Computers,实用型量子计算机
2018,Material’s Quantum Leap,材料的量子之跃
第四章 模式创新,赋予技术新的定义 /67
社交电视 ,观众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创造内容 /70
实时搜索,让信息更具时效性 /72
脸书的“ 时间线”,让信息从源头就开始有序 /74
暂时性社交网络,一种新型的信息分享模式 /75
移动协作工具,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77
向潜在消费者融资的众筹模式或许还有新玩法 /79
谷歌气球,让偏远地区的人享受互联网服务 /80
入选技术:
2010,Real-Time Search,实时搜索
2010,So TV,社交电视
2011,So Indexing,社交索引
2012,Crowdfunding,众筹模式
2012,Facebook’s Timeline,脸书的“时间线”
2013,Temporary So Media,暂时性社交网络
2014,Mobile Collaboration,移动协作
2015,Project Loon,谷歌气球
2016,Slack
第五章 云与数据共享,灵活应对信息的爆发式增长 /85
SDN,云计算时代的网络管理 /88
云端信息流,让应用在云端运行 /90
云编程,海量分布式动态数据的解决方案 /91
手机廉价,但上传的大数据可不廉价 /92
传感城市,让城市治理更自主、更智能 /93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缺陷让僵尸物联网有机可乘 /95
保护个人隐私的超私密手机应运而生 /96
形式验证技术支撑下的防崩溃代码 /98
无需解密就能分析与应用数据的同态加密 /99
完美的网络隐私 /101
入选技术:
2009,Software-De 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
2010,Cloud Programming,云编程
2011,Cloud Streamin,云端信息流/ 流媒体
2011,Crash-Proof Code,防崩溃代码
2011,Homomorphic Encryption,同态加密
2013,Big Data from Cheap Phones,来自廉价手机的大数据
2014,Ultraprivate Smartphones,超私密智能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于1899 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刊,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力广泛的技术商业类杂志,其内容覆盖广泛,涉及互联网、通信、计算机技术、能源、新材料、生物医学和商务科技几大领域。
如今,在优选范围内,每月有超过300万来自科技和商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与,通过网站、手机应用、平面杂志以及各种活动组成的传播平台,分享前沿科技资讯。
目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拥有英文、中文、西班牙文、德文、意大利文等不同语言的9个靠前版本,读者涵盖147个国家和地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已经脱离了很初的杂志形态,成为以数字科技和线下活动驱动的优选很好的科技创新社区。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重点关注新兴科技及其对商业和社会的巨大影响,为科技人士及商业提供前瞻性的资讯和独到深入的行业趋势研究分析。
每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都推出3个榜单,分别为年度“10大优选突破性技术”,年度 “35岁以下创新者”,以及年度“50大聪明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