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第四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教材紧跟法律发展的脚步,根据近期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的内容和相关司法解释,以及《民法总则》,对书中与现行法律不配套的内容进行了修正,并对案例进行了更新,力求做到内容紧扣实践、重点突出、简洁明确,案例更具有实效性。本书对应的“民事诉讼法”课程是高职高专法律实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在编写过程中,紧紧围绕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进行课程设计,力图实现“把需要工作的人培养成工作需要的人”的目标。本书的编写团队中不仅有中国政法大学的学者、教授,也包括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的教授,既能保证内容上的科学完整,也能保证篇幅适当,在此次修订时还吸收了从事审判一线工作的法官、检察官参与,以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适合作为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学生的教材。
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节 民事诉讼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民事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第三章 主管与管辖
节 主管
第二节 管辖概述
第三节 级别管辖
第四节 地域管辖
第五节 裁定管辖
第六节 管辖权异议、应诉管辖与管辖恒定
第四章 民事诉讼当事人概述
节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概念、特征及称谓
第二节 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权利能力与民事诉讼行为能力
第三节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第五章 共同诉讼人
节 共同诉讼人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必要的共同诉讼人
第三节 普通的共同诉讼人
第六章 代表人诉讼
节 诉讼代表人与代表人诉讼
第二节 人数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第三节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第四节 诉讼代表人与公益诉讼人的区别
第七章 诉讼第三人
节 诉讼第三人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第二节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第三节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第八章 诉讼代理人
节 诉讼代理人概述
第二节 法定代理人
第三节 委托代理人
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特征与证明力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第十章 证明对象、举证责任、证明标准
节 证明对象
第二节 举证责任
第三节 证明标准
第十一章 证据的收集、提交、保全
节 证据的调查与收集
第二节 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保全
第十二章 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节 证据的审查
第二节 质证
第三节 证据的判断和确认
第十三章 期间与送达
节 期间
第二节 送达
第十四章 法院调解
节 法院调解概述
第二节 法院调解的原则
第三节 调解程序
第四节 调解书的生效时间与效力
第十五章 保全和先予执行
节 财产保全
第二节 行为保全
第三节 先予执行
第十六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节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概述
第二节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与种类
第三节 强制措施的种类与适用
第十七章 审普通程序
节 普通程序概述
第二节 起诉与受理
第三节 答辩与反诉
第四节 审理前的准备
第五节 开庭审理与裁判
第六节 审理中的特殊情况处理
第七节 诉讼费用
第十八章 简易程序
节 简易程序概述
第二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及其排除规定
第三节 简易程序的具体程序规范
第四节 小额诉讼程序
第十九章 第二审程序
节 第二审程序概述
第二节 上诉的提起、受理与撤回
第三节 上诉案件的审理
第四节 上诉案件的裁判与调解
第二十章 审判监督程序
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第二节 人民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
第三节 当事人申请再审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检察监督引起再审
第五节 再审案件的审理
第六节 第三人撤销之诉
第二十一章 特别程序
节 特别程序概述
第二节 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三节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四节 认定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五节 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六节 调解协议确认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七节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二十二章 督促程序
节 督促程序概述
第二节 支付令的申请与受理
第三节 支付令的发布与效力
第四节 支付令的异议与督促程序的终结
第二十三章 公示催告程序
节 公示催告程序概述
第二节 公示催告案件的审理程序
第二十四章 法院裁判
节 判决
第二节 裁定
第三节 决定
第二十五章 执行程序
节 执行程序概述
第二节 执行措施
第三节 执行阻却和执行回转
第四节 执行救济
第二十六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
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概述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的管辖、期间与送达
第三节 民事案件的国际司法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