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钧窑铜系青蓝釉
收藏
评价
钧窑铜系青蓝釉
商品编号:3427889
ISBN:978752035007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洪伟,孔春生著
出版日期:2019-09-01
开本:8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J527
页数:404
册数:1
大约重量:4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6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435.1 (4.9折)
原价:¥88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钧窑铜系青蓝釉是继钧瓷铁系青蓝釉、铜红釉之后陶瓷工艺技术新创举。本书系统展述了铜系青蓝釉的历史渊源、工艺基础和美学特质。全书除了导论,分为三编八章:一编两章,系统回顾创烧以降的铁系青蓝釉、铜红釉、神垕炉钧以及原产地计划经济时期的钧瓷工艺基础及其历史演化。二编两章集中记述钧瓷工艺窑变机理和意象美学风格的历史性考察。三编四章系统记述了铜系青蓝釉的起源、演化、美学特色和工艺基础,特别以器物视觉图像的形式系统展示了铜系青蓝釉的浑厚幽雅的色彩质感,显示铜系青蓝釉独树一帜美学体系。
导论

章 古代钧瓷工艺的历史演化
节 唐代花瓷与钧瓷工艺的起源
第二节 “钧汝不分”问题与钧瓷的起源
第三节 钧瓷铜红釉的起源及后世影响
第四节 神?炉钧的研烧和影响
第二章 20世纪50-90年代原产地钧瓷工艺新进展
节 20世纪50-90年代原产地钧瓷恢复研制概述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原产地钧瓷工艺成就
第三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钧瓷工艺贡献
第四节 计划经济时期钧釉的拓展性创新
第二编
第三章 钧瓷工艺机理研究
节 关于窑变
第二节 钧瓷乳光窑变的物理学机理
第三节 氧化铁在钧瓷呈色中的特殊作用
第四节 钧瓷呈色机理的综合性研究
第四章 美在意象:钧瓷美学史述
节 钧瓷意象美学早期阶段:清淡含蓄的铁系青蓝釉
第二节 钧瓷铜红釉:钧瓷意象美学进入多彩时代
第三节 钧瓷窑变美学观念的形成
第四节 钧瓷美学“意境学说”的出现
第五节 钧瓷意境美学的进一步探索
第六节 微观或微距摄影:钧瓷意象美学的内转和深化
第七节 钧瓷传统意象美学与现当代艺术的吸纳互融
第八节 钧瓷意象美学体系的理论建构
第三编
第五章 铜系青蓝釉的创烧
节 铜系青蓝釉的创烧
第二节 开创陶瓷工艺美学新高度
第三节 铜系青蓝釉的工艺技术渊源
第四节 铜系青蓝釉成功研制的历史意义
第五节 关于铜系青蓝釉的学术评价
第六章 铜系青蓝釉的工艺基础
节 铜系青蓝釉的原料
第二节 铜系青蓝釉的原料制备
第三节 铜系青蓝釉的成型工艺
第四节 钧瓷坯体的干燥、黏接与修坏
第五节 钧瓷坯体的素烧与施釉
第六节 钧瓷的烧成工艺
第七节 钧瓷产品的缺陷及其分析
第八节 钧瓷釉色的新进展
第七章 铜系青蓝釉的工艺新进展
节 钧瓷工艺流程的标准化进展
第二节 钧瓷成型工艺的创新
第三节 钧瓷烧成工艺的革新
第四节 铜系青蓝釉工艺制备
第八章 铜系青蓝釉的美学风格
节 铜系青蓝釉之松石蓝
第二节 铜系青蓝釉之宝石蓝
第三节 铜系青蓝釉之虹彩
第四节 铜系青蓝釉之金斑
第五节 铜系青蓝釉之金绿
第六节 铜系青蓝釉之青铜绿
第七节 铜系青蓝釉之微观影像
参考文献
附录 孔相卿年谱
后记
王洪伟,男,汉族,党员,1971年12月生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社会学博士,文化地理学博士后。现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与文化部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合建的中原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陶瓷史、社会学和人类学、艺术地理学、钧窑学、现代陶艺等。近十年来,首倡建构“中原陶瓷学”“钧窑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推动中国陶瓷史研究的“中原转向”“当代转向”;倡导中国陶瓷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以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前沿理论跨学科、综合性研究钧窑文明,进而探索华夏文明连续性演化的逻辑机制;首倡打造中原陶瓷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成就斐然。今年申报获批重量、省部级中国陶瓷研究课题十余项,出版《钧窑通史》《传统文化隐喻》《中国钧瓷艺人录》《另一种钧窑史》《再造传统》等中国陶瓷研究著作七部,发表中国陶瓷研究学术论文50余篇。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