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实力逐渐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科技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人才的水平。因此,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高水平科学素养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科技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公民需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才能在面对生活中的科学相关议题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从而更有效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当今的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的国家建设者,也是未来的社会公民,所以,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应当担负起两大责任:(1)为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科技专业人才打下基础;(2)培养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TIMSS(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TIMSS) 是由IEA 组织的对参与国的数学与科学开展课程成绩评价的大型评价项目。对TIMSS的评测结果等内容进行分析对于科学课程改革以及科学课程的监测评估都有重要意义。TIMSS自1995年起,每4年举行一次,对参与国4年级和8年级的学生的数学和科学能力进行测评,以此结果反映各国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旨在找出影响课程实施和学生能力获得方面的因素,为参评国家/地区的教育政策和教育体系提供改进建议,并追踪反馈教育举措的成效,从而推动各国/地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尽管我们国家从来没有参与过TIMSS测评,但是对TIMSS主要参与国的分析对于我们了解教育发达国家的学生能力水平和课程情况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的课程落实和学生培养有重要的价值。本书是对TIMSS测评中的科学素养测评的全景解读,包括对科学素养测评本身的设计的分析,以及分维度、分年份、分国家/地区的测评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全书共6个部分:部分 科学素养和TIMSS测评,主要综述了科学素养这一议题的由来和发展及其对于当今社会和未来世界的重要性,介绍了TIMSS测评的总体规划及其科学素养测评的设计和价值。第2~4部分,综合考虑GDP排名、教育发达程度、地域均衡等因素,选取了15个国家/地区,进行测评结果的横向对比分析;并基于上述分析,探讨了影响学生测评表现的因素。第5部分 对策建议,在前面各个部分的分析和解读的基础上,从TIMSS对测评的启示及其测评结果对教育发展的启示两个方面,为我国科学素养监测和教育体系改革提供对策建议。
李秀菊,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相关研究工作,特别关注校外科学教育领域,主持中国科协调查类课题、中国科协普及部委托课题等多项课题。在青少年科学素质测评、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测评、科学竞赛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数学与科学教育系做访问学者。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5)》《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获“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选工作者”称号。杨文源,教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生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