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系统地介绍环境治理理论的基础上,详细比较了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治理经验上的异同,提出了适宜发展中国家开展环境治理工作的创新模式。本书的整体框架按照理论阐述——实践总结——创新分析的思路展开。具体来说,首先,阐述环境治理理论、环境治理的政策工具与评价方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在理论指导下,深入分析全球主要国家环境问题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治理实践,并对主要国家的治理政策和机制、以及全球气候治理机制进行总体性评价;最后,探讨发展中国家环境治理和全球碳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模式创新,包括从制度层面入手,探讨公众参与、环境意识等环境非正式制度约束对环境治理的影响,以及提出兼顾生产者责任和消费者责任的静态减排责任分担机制和动态责任分担机制等。
理论篇
章 环境运动的兴起与环境治理的思想源流
节 环境保护的思想启蒙
第二节 工业革命后西方环境运动的兴起与早期的环境治理
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环境问题与早期的环境治理
二、工业革命初期到“二战”以前的环境运动与环境组织
第三节 当代环境运动与西方社会环境治理的思想基础
一、“二战”以后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
二、当代环境运动的兴起与西方社会环境治理思想的形成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及全球环境治理行动的开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与行动纲领
二、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行动
第五节 环境治理理论概述
一、公共治理理论的缘起
二、环境治理的基本特征与政策工具
三、全球环境治理理论概述
第二章 环境治理中的政策工具与评价理论
节 环境治理中的政策工具
一、环境政策工具理论
二、环境治理中政策工具的分类方法
三、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工具
四、市场化环境政策工具
第二节 环境治理的成本收益评价
一、环境价值的评估方法
二、环境治理的成本评价
第三节 环境政策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一、环境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
二、环境政策评估的主体与对象
三、环境政策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国家环境治理篇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政策机制与评价
节 美国环境治理的政策机制与评价
一、美国的环境管理体制概述
二、美国环境治理的正式约束工具概述
三、美国环境治理的机制评价——基于案例的分析
第二节 欧盟环境治理的政策机制与评价
一、环境治理中的跨政府网络理论
二、欧盟多层级治理体系
三、欧盟环境政策概述
四、跨区域的市场化政策工具——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五、典型的市场化政策工具——欧盟环境税
第三节 日本环境治理的政策机制与评价
一、日本的环境法律体系
二、环境治理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
三、特色制度与机制
第四章 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政策机制与评价
节 印度的环境治理政策机制与评价
一、印度的环境问题及其环境治理思想
二、印度环境治理机制概述
三、印度环境治理的机制评价
第二节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政策机制与评价
一、东南亚国家环境治理机制与评价
二、巴西环境治理机制与评价概述
第五章 中国环境治理的政策机制与评价
节 我国环境治理的机制概述
一、我国环境法律体系
二、环境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
第二节 我国环境治理的政策体系
一、相关文献回顾
二、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 我国环境治理的实施效果评价
一、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
二、全国地方环境法规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三、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政策评价——以北京市为例
全球环境治理篇
第六章 《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全球气候治理的机制评价
节 《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全球碳减排责任分担机制评析
一、《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责任分担标准
二、《京都议定书》框架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国际气候合作
三、该责任分担机制对实现碳排放控制的影响有限
第二节 碳泄漏问题分析
一、《京都议定书》下的碳泄漏问题
二、碳泄漏产生原因
第三节 《京都议定书》生效是否加剧对中国碳泄漏的实证检验
一、分析框架与模型
二、数据及处理
三、计算结果与实证分析
四、小结
治理模式创新篇
第七章 非正式制度视角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模式创新
节 环境治理模式的制度创新
一、环境治理中的制度因素
二、我国环境治理中的非正式制度创新
第二节 大数据背景下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的具体路径——以北京市为例
一、大数据背景下环境非正式约束的意识形态构建
二、大数据背景下北京市公众环境参与的方式变革和平台建设
三、大数据背景下推进北京市环境治理的机制建设
第八章 全球碳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创新方向
节 公平性争论的解决途径——同时考虑生产者责任与消费者责任
一、同时考虑生产者责任与消费者责任的原因
二、碳排放责任指标的建立
第二节 全球主要国家碳排放责任的具体计算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责任计算结果
三、小结
第三节 同时考虑消费者责任和生产者责任的静态减排责任分担机制
一、静态减排责任分担机制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平原则
二、研究缺陷
第四节 动态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的提出
一、根据各国发展而动态调整的责任分担原则
二、动态减
史亚东,女,1983年生,山东济南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靠前关系学院经济学基础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学和气候变化经济学。近年来,已主持和参与多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同时在《统计研究》《经济评论》《世界经济研究》《The Oxford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of Global Warming》等靠前外核心期刊和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相关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担任《经济学季刊》《南方经济》等期刊匿名审稿人;多次受邀出席中国经济学年会、全国统计科学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并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