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为原料,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5,10,15,20-四-[4-(N-咔唑)丁烷氧苯基]卟啉(P),并制备了10种不同的金属配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飞行时间质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质、表面光电压性质。将卟啉铂和卟啉钯分别物理掺杂进介孔分子筛MCM-41和SBA-15中制备成传感器,研究其光学氧传感性质。
1 绪论
1.1 卟啉及金属卟啉的简介和应用
1.1.1 卟啉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特征
1.1.2 卟啉及卟啉金属的应用
1.2 卟啉及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1.2.1 卟啉的合成
1.2.2 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1.3 卟啉及卟啉金属配合物的表征和性质研究
1.4 传感
1.4.1 氧气传感简介
1.4.2 常见的发光分子
1.4.3 常用的载体
1.4.4 介孔分子筛
1.5 研究内容
2 咔唑取代卟啉配体的合成与表征
2.1 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咔唑取代卟啉配体的合成
2.2.1 N-(4-澳丁基)咔唑的合成
2.2.2 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的合成
2.2.3 5,10,15,20-四-[4-(N-咔唑)丁烷氧苯基]卟啉(卟啉配体P)的合成
2.3 卟啉配体P的表征
2.3.1 核磁共振氢谱
2.3.2 飞行时间质谱
2.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4 红外光谱
2.3.5 拉曼光谱
2.3.6 元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咔唑取代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1 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咔唑取代卟啉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3.2.1 卟啉过渡金属(钴、镍、铜、锌)配合物的合成
3.2.2 卟啉过渡金属(铂、钯)配合物的合成
3.2.3 卟啉稀土金属(钐、铕、铽、镝)配合物的合成
3.3 咔唑取代卟啉金属配合物的表征
3.3.1 核磁共振氢谱
3.3.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3.3 红外光谱
3.3.4 拉曼光谱
3.3.5 元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咔唑取代卟啉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4.1 荧光性质
4.1.1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4.1.2 荧光量子效率的计算
4.1.3 结果与讨论
4.2 表面光电压性质
4.2.1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4.2.2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咔唑取代卟啉铂钯配合物/MCM-41氧传感性质的研究
5.1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样品的组装
5.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5.1.2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5.1.3 传感分子与载体的组装
5.1.4 组装体的氧气传感实验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组装体内外表面的组装研究
5.2.2 组装体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5.2.3 组装体的荧光寿命研究
5.2.4 组装体的氧气传感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咔唑取代卟啉铂钯配合物/SBA-15氧传感性质的研究
6.1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样品的组装
6.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6.1.2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6.1.3 传感分子与载体的组装
6.1.4 组装体的氧气传感实验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组装体内外表面的组装研究
6.2.2 组装体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6.2.3 组装体的荧光寿命研究
6.2.4 组装体的氧气传感实验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