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以“圣贤文化与组织传播研究”为主题,旨在探讨贤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特邀中盐金坛盐化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的博士后赵立敏主持,汇集中国古代圣贤文化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新成果:《论黄宗炎道德事功合一论》探讨浙东学派黄宗炎的五常理论,认为其道德事功合一论继承和深化了儒家成贤作圣思想,并包含着商业伦理省思;《论<周易>中的“贤”概念及其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认为,《易传》中的“贤”主要有贤人、尚贤、养贤、用贤这四层内涵,进而探讨贤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贤文化关键词的价值初衷及美学向度》提出,贤文化的核心内容为八个关键词:敬天、尊道、明本、顺性、尚贤、慧物、贵和、致远,并探讨贤文化对当代企业管理及发展的意义。本辑一如既往地推出“盐文化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研究”“华莱坞电影与中华文化传播”等专栏。郑阳明主持的“盐文化传播研究”专栏探讨了盐梅宰相傅说及其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接受过程;《井盐文创产品设计趣味表达方式》结合井盐主题文化要素等,对井盐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探讨。谢清果教授主持的“华夏传播研究”专栏刊载了邵培仁教授为《华夏传播研究:媒介学的视角》所作的序,深情地回顾了华夏传播学研究的艰难历程与独特魅力,对谢清果教授在《华夏传播研究:媒介学视角》中提出的“生活媒介”概念表示赞许,并对带有浓烈的中国风气派的传播学研究路径满怀期待。本专栏其他论文还结合战国铜餐具、孟子思想、华夏民间舆论传播活动、“木兰从军”IP等问题,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圣贤文化与组织传播研究(主持人:赵立敏)
道家“天乐”论音乐美学传播思想探究
海德格尔与老庄“物”之艺术传播本源思想的比较
论黄宗炎道德事功合一论
老子传播思想的悖论和对企业文化宣传的启示
论《周易》中的“贤”概念及其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
贤文化关键词的价值初衰及美学向度
二、盐文化传播研究(主持人:郑明阳)
盐梅宰相傅说的文化传播考察
井盐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趣味表达与传播
三、华夏传播研究(主持人:谢清果)
华夏传播学研究的艰难历程与独特魅力——《华夏传播研究:媒介学的视角》序
《国家宝藏》中的战国铜餐具前世传奇的齐文化设置分析
“以仁行义,以义制礼”学理架构下孟子思想的传播学诠释
故事化舆论:作为华夏民间舆论传播活动的古代“说书”
“忠孝”“和谐”与“自我”“自由”——“木兰从军”IP的古今中美叙事对比
四、宋明理学传播研究(主持人:张实龙)
基于传播视角看的话头之变
论晦翁学派“知行观”在传播中的创新
语言与教化:陆九渊传播思想初探
五、《道德经》英译传播与现代阐释(主持人:辛红娟)
《道德经》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基于国内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
论美国之Dao与老庄自由精神——从“followtao”的悖论说起
《道德经》“真”字探析——兼谈“道”的“体相用”与“一多”关系
“他者”的中国眼:《道德经》与教育
六、媒介与乡村:理论、方法及路径(主持人:赵爽英)
在中国西北想象“新地球村”——赵月枝教授谈全球视野下的乡村文化传播研究
“好想说的田野”:媒介人类学的方法与实践——孙信茹教授专访
占用、改造和重建:一个关中村落的空间流变
社火仪式中的乡村自治——以侯官寨“牛老爷”社火为例
七、新媒体传播研究(主持人:洪长晖)
社交媒体时代粉丝社群的斗争剧目、数据游戏和情感制造——以周杰伦和蔡徐坤的粉丝大战为例
智能传播时代自媒体治理的四大困局及出路
主流媒体中电子游戏的媒介镜像——以《光明日报》游戏报道框架分析
八、华莱坞电影与中国文化传播(主持人:付永春)
平安电影公司历史初探(1909—1927)
粉丝文化与我国主旋律电影研究
论华莱坞历史片《西楚霸王》对项羽形象的创造
《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产动画电影的新传播策略
现实中的虚幻女性——1949—1976年中国电影海报中女性形象构建分析与反思
九、新地缘政治学与去极端化传播(主持人:王彦)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去极端化智慧及其传播价值
丝路专题片《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人称纪录”表达样态研究
十、古琴与中华文化传播(主持人:陈志强)
面对中国音乐失语现象,如何检视当代中国音乐的存在本质与因应之道?
中国古琴美育现状及重建
专业音乐院校古琴相关专业教学知识结构之我见
旧时月色在潇湘——我的三十年《潇湘水云》之路
琴歌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稿约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
谢清果,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华夏传播研究》集刊主编。已在《国际新闻界》《厦门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华夏传播学引论》等著作27部,主编《华夏传播学文丛》《经典与传播研究丛书》《华夏文明传播研究文库》等5套丛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华夏文明传播的观念基础、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研究”等10余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