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天,因为抗疫战斗引起的许多争论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撕裂”,作者认为,出现撕裂,或者是双方都不具有审辩式思维,或者是其中一方不具有审辩式思维。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历来忽视从小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我国教育系统中对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本辑汇编了作者2017年夏天以来公开发表的关于教育思想、审辩式思维、成长评估、考试改革等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从理论、实例多角度展示了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的重要性,并指出,成长评估不仅是一种教育技术,更是一种学习理念。
篇 育思想
告别“教师”,迎来“助学”
卡尼曼双系统思维模型对学习的启示
个性化学习,是最传统的教育理念,也是最现代的教育理念——在顾德希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惟急从教育上着手”——戊戌年的思绪
“一纲一本”弊大于利
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需要“新人新办法”
“贸易战”终归是“人才战”“教育战”
思考真问题,表达真想法——对杨先武老师案例的点评
“纸飞镖”被装上了电动机
课堂改革“三思”——在清华附小听课的见闻和思考
在澳大利亚小学听课见闻
第二篇 成长评估
从“达标”到“成长”——美国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美国学校“成长测量”的7种主要方法
美国7种常用成长评估模型的比较
作为成长评估基础的两个教育理念
用于成长评估的学生成长百分等级模型——来自美国的经验
成长评估在美国教师和学校问责中的应用
美国政府怎样支持教育科学研究?
从清华大学为本科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谈成长评估
思维能力的成长评估
第三篇 审辩式思维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审辩式思维
移动互联时代的思维发展取向——兼议审辩式思维
《审辩式教学》序
2015年ETS推出的最新审辩式思维测试
谁有资格“替天行道”——评《爱这个世界:阿伦特传》
第四篇 考试改革
关于高考40年的审辩式思考
高考科学化的艰难起步
“新模式”带来的启发
适应性测试的一种新思路——《计算机化多阶段测试:理论与应用》介绍
高校招生改革不存在有百利而无一弊的选项
应将思维品质的考核列为高考重要目标
第五篇 其他
读《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
靠什么力量将权力和资本关进“笼子”?
凭借什么坚守价值体系?
附录:一堂关于“成长评估”的专题课
谢小庆,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测量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测验专业委员会理事。曾长期从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研究工作;主持开发了广泛应用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持开发了“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近年的关注焦点是学生的成长评估(growth assessment)和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