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道治”为根本视野,着眼汉代黄老“内圣外王之道”,对中国道家思想目前的“绝代奇书”《淮南子》展开系统研究。《淮南子》一书是淮南王刘安为的汉代“淮南学派”的理论纲领和思想旗帜,是其基于秦汉大一统王朝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全面反思总结先秦以来古典治国理念,尤其是诸子百家之学,力图为西汉统治阶层创造性提出一种黄老新“帝王之道”的治国理念及方略。作为中国道家很很好的秦汉思想代表,《淮南子》以“大道”哲学为理论内核与枢轴,秉持积极“无为”的经世精神,将形而上的本体论、宇宙论、自然论、仙道论,与形而下的人性论、治国论、社会论、风俗论、治学论、养生论紧密结合在一起,深入阐发“心身国同治”的黄老新“道治”思想,充分彰显出自身“淮南黄老道学”的历史特色及“淮南黄老道家”的学派风采,对西汉中期以后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序 张荣明
自序
绪论
节 问题意识、研究意图与学术意义
第二节 “淮南子学”:一种学术史新视野的回顾反思
一 文献的整理传播
二 思想的研析阐发
三 多维的文化研究
四 学术的反思前瞻
第三节 方法论:问题—情境的历史分析法
第四节 核心观点、内容结构和学术新意
一 核心观点
二 内容结构
三 学术新意及不足
章 淮南国与秦汉大一统政治嬗变
节 秦王朝大一统政治的初步探索、挫败及根由
一 “建制”实践:秦王朝探索大一统政治的成就
二 “治政”实践:秦王朝探索大一统政治的挫败
三 “秦政化法家”:秦王朝大一统政治的受挫根由
第二节 西汉前期大一统政治的复兴探索及黄老治思
一 自发:汉初刘邦集团应时而兴的黄老实践
二 自觉:惠、文时期的黄老治思及成功实践
三 自然:景、武时期黄老政治的延续与衰落
四 “汉政化黄老”:西汉大一统政治的成功原因
第三节 秦汉大一统政治与淮南国的兴废存亡
一 黥布与刘邦、汉初政治
二 刘长、刘安与文、景、武政治
三 “淮南多反王”现象:大一统政治的透析
小结
第二章 汉代“淮南学派”与《淮南子》
节 “淮南学派”:形成发展、著述成就及特色
一 淮南王刘安与淮南学派的形成发展
二 淮南学派著述成就的汉代学术史考察
三 藩国文化比较视域中淮南学派之特色
第二节 淮南黄老道家:《淮南子》学派归属新论
一 “杂家”说的缘起、延续及局限
二 “道家”说的缘起、流变及不足
三 淮南黄老道家:“大道”哲学视域的新考察
第三节 黄老新“道治”:《淮南子》著述意图与思想体系
一 为“刘氏”立言:基于王朝与王国立场的双重考量
二 黄老新“道治”:《淮南子》的文本结构与思想体系
三 构建“道治良序”:《淮南子》著述追求与政治理想
小结
第三章 治国:《淮南子》黄老新“道治”的“外王”思想
节 治道论
一 道治、大道与治道
二 治道审思与史鉴:以周政、秦政为参照
三 治道重构和汉政“道治”理想追求
四 结语
第二节 治术论
一 “治术”的双重内涵及与治道关系
二 对秦政及法家“法术”的批判反思
三 对儒家“儒术”的理论撷取及熔铸
四 对黄老“道术”的理论阐新及发展
五 《淮南子》黄老新治术的汉政诉求
第三节 行政论
一 道论:哲学依据
二 无为论:政治核心
三 因循论:基本原则
四 法度仁义论:重要补充
五 兼用论:黄老特色及价值
第四节 君臣民论
一 鉴秦之失:《淮南子》君臣民关系论的历史基点
二 制度维度:《淮南子》君臣民关系论的政治前提
三 利益维度:《淮南子》君臣民关系论的现实基础
四 情感维度:《淮南子》君臣民关系论的必要条件
五 道义维度:《淮南子》君臣民关系论的根本诉求
六 理想重构:《淮南子》君臣民关系论的黄老特点
小结
第四章 治身:《淮南子》黄老新“道治”的“内圣”思想
节 养心论
一 养生以“得心”为要
二 养心以“虚静”为本
三 养生重在心身国同治
第二节 形气神志论
一 形备与形亏:“形”何以为“生之舍也”
二 气和与气越:“气”何以为“生之充也”
三 养神与耗神:“神”何以为“生之制也”
四 得志与乱志:“志”何以为“生之意也”
五 守职与居宜:“形神气志”何“以随天地之所为”
六 结语
第三节 神游论
一 对《庄子》之“游”的思想扬弃
二 寻求生命与政治一体化之“游”
三 走向信仰化的神仙之“游”
四 结语
第四节 治学论
一 基本内涵
二 思想意旨
三 理论特色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高旭,1979年生,陕西延安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现为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楚淮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淮南子》与道家道教研究所所长,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庄子研究会理事,民进安徽省委参政党理论研究会理事,淮南市国学研究会会长,淮南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主要从事《淮南子》与中国道学、中国政治思想与文化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自然辩证法研究》《靠前汉学》《东北师大学报》等重量非常不错报纸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官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历史学报》《三农问题研究》以及《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等转载,并5次荣获省级科研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