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以20世纪前半期日文、俄文、汉文、蒙古文等各种文字实地调查资料和作者本人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历史人类学和民族志的实地调查方法,就20世纪内蒙古东部、中西部游牧环境的变迁过程、要因进行了详尽的探究,进而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的未来发展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言。书稿主要对20世纪前半期的科尔沁地区的两个事例和20世纪中后期的察哈尔地区、鄂尔多斯地区、乌珠穆沁地区的三个事例进行了对比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观察不同事例地区游牧环境的演变过程,从而挖掘了其演变原因。书稿在口述史资料的收集甄别和整理使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同时对前人的田野调查资料进行了精细的甄别作业。资料的可信性是该书稿的坚实基础,方法论的多元性是该书稿的理论支撑。作者通过分析纯游牧生产到半定居牧业生产或从牧兼农生产、半农半牧生产、定居养畜等生产方式的变迁,提出了“游牧环境体系论”。具体而言,游牧环境是“人、畜、草(努图克)”三位一体的体系,其根基是草原=努图克。游牧环境如果健康轮回,此三要素必须保持平衡,缺一不可。作者总结20世纪前半期的游牧环境消亡或演变过程特点和要因为:“牧场农田化,牧民农民化”。而将20世纪后半期游牧环境变化的过程和要因概括为:“牧场围栏化,牧民定居化”。书稿的实地调查研究中总结归纳出的新观点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的研究方法对于该领域的学术理论与实践也将起到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