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个常用词,很多人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社会、人生、工作常做哲学思考。但哲学也常使人有过于玄妙、艰深晦涩之感。哲学的对象是宇宙和人生。在理论层面,哲学问及人生基本问题的“我是谁”,问及宇宙根本问题的“世界怎么来的”;在实践层面,哲学问及人生基本问题的“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处事”。《哲学入门》将会提供给我们通往解答“我是谁”的通路,也会设法帮助我们找出“世界怎么来的”的答案;哲学也会建议一些“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处事”的原理原则。这些提案或是意见,我们无法在哲学以外的其他学科中学到。哲学委实是一门标准的通识课程,通识“定位宇宙”,通识“安排人生”。本书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一个人生存在天和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之间,如何能顶天立地,又如何能出人头地,而安顿自己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达到个人安身立命、促使社会安和乐利。本书由台湾地区辅仁大学、台湾地区大学等多位哲学专家共同编写,通过对“三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印度哲学史)、“六论”(逻辑性、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价值哲学和哲学总论)的概述,深入浅出而又全面地介绍了哲学发展的历程、世界三大哲学传统的风格特点以及当下哲学发展前沿。本书以多元的思维方向和浅显的阐述方式,启发读者进入哲学的世界,做多向度的人文的思考,享受哲学思考的乐趣。希望通过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使读者了解生活与工作中的哲学问题,形成理性思考的习惯,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地思索自己的生命境遇,树立人本的优选关怀。
目录序绪论节 人生问题导向第二节 “人与物”关系的启示第三节 人生三大问题第四节 哲学的兴起和发展第五节 全方位的知识进路第六节 三史六论第七节 何谓哲学第八节 为何学哲学第九节 如何学哲学部 认识论引言节 从词义说起第二节 认知过程章 逻辑——认识工具节 逻辑简介第二节 概念与语词第三节 判断与命题第四节 推理与论证第二章 认识的历程节 认识与知识第二节 意识第三节 认识活动的分析第四节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第五节 认识的完成第三章 认识的障碍节 怀疑论第二节 独断论第三节 批判论第四节 不可知论第五节 相对论第四章 认识的理论节 希腊时期第二节 罗马时期第三节 中世纪时期第四节 近代第五节 现代第二部 形而上学引言节 知性形而上学第二节 原理第三节 形而上者谓之道第四节 本体论(存在学)第五节 宇宙论(宇宙学)第六节 人性论(人类学)章 早期形而上学家节 宇宙论时期第二节 人性论时期第三节 神性论时期第二章 天学(本体论)节 从“量”的角度看第二节 从“质”的角度看第三节 从“能”的角度看第三章 地学(宇宙论)节 宇宙的起源第二节 宇宙的(生成)变化第四章 人学(人性论)节 人的结构第二节 天人之际第三节 万物之灵长第三部 价值哲学引言节 价值的定义及特征第二节 价值的种类第三节 价值的内涵第四节 价值的目的章 认识价值——真节 西方哲学求真简史第二节 真的定义及内涵第三节 真的种类第四节 真与假第二章 伦理价值——善节 何谓善,何谓伦理善第二节 人为什么应该道德,为什么要有伦理善第三节 如何判断道德、不道德——伦理标准第三章 艺术价值——美节 美作为一种特殊形而上学的对象第二节 美的主观性及客观性第三节 优美和壮美第四节 美与丑第五节 艺术品/第四章宗教价值——圣节 古希腊哲学家第二节 基督徒的哲学第三节 启蒙时代的理性宗教、自然宗教与自然神论第四节 自然神论者的宗教观第五节 德国古典唯心论:上帝是绝对主体的宗教观第六节 无神论对宗教的解说第七节 20世纪人类学的宗教观第八节 哲学反省与宗教的形成/结论:哲学的任务节 定位宇宙、安排人生第二节 认识、形而上与伦理第三节 人生而有知、万物皆有理第四节 人人生来求福第五节 原理第六节 超越属性第七节 宇宙有始第八节 人性完善第九节 事天、仁民、爱物第十节 宗教功能第十一节 常识、知识、智慧第十二节 归类和抽象第十三节 择善固执第十四节 开放的人本第十五节 物性、兽性、人性、神性
邬昆如,1933年出生于广东省龙川,1969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后任教于我国台湾地区大学、辅仁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高校。著有中德文著作10多种,论文百余篇,主要著作有《哲学概论》《哲学入门》《人生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