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的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就史料而言,早在《史记》《汉书》中就有过关于非洲国家风土人情的记述。近代以来,肇始于西方汉学之蓬勃,接踵于中国学界之扬弃,有关中国与非洲交往的研究日渐成为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以内容而论,本书上溯西周,下迄当代,以丰富的史料和文物遗迹材料,梳理了中非三千年交往的缘起、历程和现状,追根溯源,条分缕析,辨伪求真,取同存异,是全面、系统地专门论述中非交往的通史专著。以主旨而论,本书其实在倡导这样的文明交流史观,其内涵可概括为开放、平等、交互、共赢,从而揭示这样的思想观点:文明的传递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双向互动的;任何一个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在孤立无援、封闭排外的环境中所能实现的,都需要依赖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其他文明体补充新鲜血液方能蔚为壮观。
前言
章 早期中非交通的探索
节 中国古文明和埃及古文明
第二节 横贯亚洲的大动脉
第三节 犁鞬和大秦
第四节 《魏略》中的安息南北(海陆)两道
第二章 埃及和中国海上交通的开始
节 印度洋季风贸易的开展
第二节 五河流域的中介商
第三节 永昌通非水道
第四节 最早来华的非洲使节
第三章 中非通航的实现
节 印度洋航路的畅通
第二节 中国对非洲地理的最早记录
第三节 埃及和中国的贸易
第四节 亚历山大和昔兰尼商人到中国
第四章 中国古史上的非洲之角
节 肉桂国和索马里香的输出
第二节 阿克苏姆的印度洋贸易
第三节 颇黎贸易和颇黎国
第四节 小人国和非洲矮黑人
第五节 《魏书》中的不仑、婆比与阿陁使节
……
沈福伟,1935年3月生,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郑和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