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之一,是作者系统研究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冷战后的跨国社会运动呈现出运动范围的全球化、社会诉求的多样化、组织形式的网络化、运动目标的非革命化和斗争方式的双重性等特征。作为国际社会中一个特殊行为体,抗争逻辑和治理逻辑是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行动逻辑。议题差异性、性质差异性和政体差异性的个案分析,以及武力镇压、谈判式管理和策略性瓦解等抗议规制模式的考察,表明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规制并不存在一种普遍或统一的模式,主权国家可以秉承慎用武力原则、非政治化原则和制度化原则,在强制、劝说和信息三种规制策略以及法律、物理和心理三种规制路径之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合,并且将国内规制和国际规制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规制合作,推动跨国社会运动规制的制度化。
绪论
节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四节研究的框架与结构
章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基本特征
节社会运动与跨国社会运动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跨国社会运动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勃兴的原因
第四节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特点
第二章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关系维度
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依存
第二节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互动
第三节与跨国公司的角力
第四节与主权国家的博弈
第三章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行动逻辑
节矛盾的行动逻辑
第二节国际社会的抗争者
第三节全球治理的参与者
第四章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个案差异
节议题差异性
第二节政体差异性
第五章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规制策略
节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规制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国内规制
第三节冷战后跨国社会运动的国际规制
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