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碳中和与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进展
收藏
评价
碳中和与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进展
商品编号:4422401
ISBN:9787511463012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作者:李阳 编
出版日期:2021-09-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X701.7
页数:232
册数:1
大约重量:4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2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97.3 (7.6折)
原价:¥12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在碳中和背景下,该书系统梳理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介绍了全球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发展现状、相关政策演化及示范项目发展现状;从碳中和的角度,提出了CCUS技术新的内涵及定义,评估了CCUS技术在全球和中国碳中和中的地位;同时还介绍了CCUS技术捕集、地质埋存、化学合成及物理转化固碳原理,介绍了捕集技术、地质埋存技术、资源转化技术及安全和环境监测评估技术的新进展。结合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探讨了我国CCUS技术的发展机遇、发展方向和路线,针对CCUS标准体系建设、产业支持政策、重大工程示范等方面提出建议。
目录章  碳中和目标下的CCUS 地位与作用  节  碳中和与全球大气治理    一、碳中和与全球气候变化    二、碳中和与国家气候变化治理    三、碳中和与行业减碳行动  第二节  CCUS 促进大气碳平衡    一、碳循环和大气碳平衡    二、CCUS 促进大气碳再平衡  第三节  CCUS 在碳中和中的地位    一、碳中和计算及模型    二、CCUS 在全球碳中和的地位    三、CCUS 在中国碳中和的地位  第四节  CCUS 发展历程    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概念和内涵    二、CCUS 发展历程    三、CCUS 支持政策及演化    四、CCUS 项目发展现状第二章  碳捕集技术原理及进展  节  碳捕集机理    一、基于CO2 物理化学性质的分离机制    二、基于不同物理化学过程的分离机制  第二节  碳捕集主要技术方法    一、工业过程排放气体中CO2 捕集方法    二、空气中CO2 捕集方法  第三节  碳捕集工艺技术进展    一、燃烧后捕集技术进展    二、燃烧前捕集技术进展    三、富氧燃烧技术进展    四、化学链燃烧技术进展  第四节  碳捕集示范工程案例    一、煤电行业工程案例    二、石化行业工程案例    三、水泥行业工程案例    四、钢铁行业工程案例  第五节  碳捕集技术发展方向    一、不同浓度排放源捕集方法优化    二、捕集工艺技术优化    三、捕集技术发展方向第三章  CO2 驱油埋存技术原理及进展  节  CO2 驱油埋存技术原理    一、CO2 驱油机理    二、CO2 驱油埋存机理  第二节  CO2 驱油埋存技术进展    一、CO2 驱油与埋存室内实验评价技术    二、CO2 驱油与埋存数值模拟技术    三、CO2 驱油与埋存一体化优化设计方法    四、CO2 驱油与埋存配套工程工艺    五、CO2 驱防窜封窜体系及工艺技术    六、CO2 驱油与埋存经济评价技术  第三节  CO2 驱油埋存案例    一、Weyburn 油田案例    二、濮城油田特高含水油藏CO2 驱案例    三、高89 块特低渗油藏CO2 驱案例  第四节  CO2 驱油与埋存技术发展方向    一、CO2 驱油与埋存多目标优化技术    二、CO2 驱油埋存与新兴技术耦合    三、油气原位利用与CO2 就地埋存的前沿技术    四、CO2 微生物地下转化甲烷技术  第五节  多类型油气CO2 增产与埋存技术发展方向第四章  深部咸水层埋存技术原理及进展  节  咸水层埋存技术原理    一、基于气态形式的埋存机理    二、基于液态形式的埋存机理    三、基于固态形式的埋存机理    四、咸水层驱水埋存机理  第二节  CO2 埋存及驱水利用技术进展    一、CO2 埋存选址技术    二、CO2 埋存数值模拟方法    三、深部咸水层CO2 埋存优化设计方法    四、驱水埋存优化技术    五、深部咸水层CO2 埋存潜力评价方法    六、深部咸水层CO2 埋存经济评价方法  第三节  CO2 深部咸水层地质埋存案例    一、挪威Sleipner 咸水层埋存案例    二、神华鄂尔多斯盆地咸水层埋存案例    三、咸水层驱水埋存案例  第四节  深部咸水层地质埋存技术发展方向第五章  碳资源转化利用技术原理及进展  节  CO2 物理化学转化利用机理    一、能源载体化利用    二、碳耦合转化利用    三、多联产碳利用物质转化  第二节  CO2物理化学转化利用技术进展    一、CO2化学转化技术    二、CO2矿化利用技术    三、资源化转化减排潜力评估方法  第三节  CO2 生物转化利用机理及技术进展    一、CO2 生物转化利用机理    二、CO2 生物转化利用技术进展  第四节  碳资源转化利用技术发展方向    一、发展低能耗CO2 高效转化技术    二、CO2 转化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应用技术    三、大气中CO2 直接转化技术第六章  碳中和目标下CCUS 产业化发展方向  节  产业化发展模式    一、多联产减排模式    二、多能互补耦合利用  第二节  产业化政策和标准    一、CCUS 产业化面临的挑战    二、CCUS 发展的产业支持政策需求    三、方法和标准体系建设  第三节  CCUS 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一、传统全生命周期评价框架    二、CCUS 全生命周期评价框架    三、典型CCUS 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四、胜利电厂全生命周期固碳量案例  第四节  安全和环境监测评估技术    一、安全和环境监测目的    二、安全和环境监测方案    三、安全和环境监测技术    四、安全和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五、CO2 安全和环境监测技术及评估方法发展方向  第五节  CCUS 产业化面临的形势及重大工程示范引领    一、CCUS 产业化面临的形势    二、我国CO2 地质封存潜力分析    三、CCUS 重大示范工程引领    四、CCUS 示范工程评估方法及政策支持参考文献
李阳,1982年2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油气藏开发基础理论和关键工程技术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陆相高含水老油田、海相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滩浅海油田开发、CCUS及油气田开发配套工程技术等。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