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1928-)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耶鲁批评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20世纪90年代起,米勒及其解构批评逐渐成为中国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领域关注度较高的焦点之一。《人文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丛书·半塘文库:J.希利斯·米勒解构批评研究》作者曾与米勒近距离接触,在学术上与米勒颇多交流。在书中,通过研究米勒的现象学意识批评、文学异质性批评、文学述行性批评、媒介批评、全球化与电信时代的文学辩护等内容,分析了米勒对当代批评话语的建构以及后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贡献。书中并附有米勒的主要作品名录,是研究米勒的重要参考资料。
绪论
一 研究价值
二 研究现状
第一章 “解构”的现象学意识批评
第一节 逃避、浪漫、虚无:作家的整体意识
第二节 意识与语言的困惑:从主体间性到文本性
第三节 米勒的意识批评与布莱的意识批评
第二章 文学解构的异质性批评
第一节 “异质性”在现代思想中的来源
第二节 米勒文学解构的“异质性”维度
第三章 文学解构的述行性批评
第一节 关于文学话语述行功能的争论
第二节 米勒文学述行的理论维度及其阅读伦理观
第四章 心灵感应与媒介制造
第一节 媒介:心灵感应的生态技术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霍姆和布朗宁
第三节 作为媒介的德里达
第五章 作为媒介的米勒
第一节 米勒对布朗宁和德里达显微式阅读的解构策略
第二节 关手电子媒介的述行性阐释
第六章 全球化与电信时代的文学辩护
第一节 米勒视阈中的文学研究的全球化
第二节 电信时代的“文学终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说能否作为见证行为的文本?——2011年在扬州大学的讲演
附录二 J.希利斯·米勒主要作品
后记
秦旭,1964年生,江苏泰州市人。1986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相继获得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扬州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现为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先后在《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