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地区是典型的楚文化的播布区,楚文化的遗存很丰富,从出土文物到本地人的性格、审美、习俗,从显性到隐性都可以领略到楚文化遗存的风范。厚重的楚文化遗存和积淀,熏陶并影响着信阳人民的生活、风俗和审美,同时也形成了本区灿烂的文化底蕴。因此,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探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总是要与当地的历史环境和地域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宏观上对其文化背景及语境的大趋势有所把握,在微观上对其进行细致而缜密的考察。
《淮河文化研究文库:淮上豫南花鼓灯研究》首次将豫南花鼓灯作为独立研究对象,在前人大量搜集、整理工作的基础上,试图探索豫南花鼓灯的源流,揭示其生成背景与流变过程,并着力探求其背后深层的美学价值与人文含义。寻求花鼓灯新的生存方式,改善生存状态,为抢救、保护民间传统艺术提供理论依据。
引言
第一章 豫南花鼓灯的区域位置及历史概况
第一节 区域位置
第二节 历史概况
第三节 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概况
第二章 豫南花鼓灯的起源及历史流变
第一节 豫南地灯初探
第二节 豫南花鼓灯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地灯”与“花鼓灯”的渊源和比较
第四节 花鼓灯的名称由来
第五节 豫南花鼓灯体系
第三章 豫南花鼓灯的表演形式
第一节 表演人物的名称
第二节 豫南花鼓灯道具的运用
第三节 头饰与服饰
第四节 表演形式
第五节 代表性动作
第六节 豫南花鼓灯的文化特质
第四章 豫南花鼓灯音乐研究
第一节 豫南花鼓灯音乐的形成及发展
第二节 豫南花鼓灯音乐的分类
第三节 豫南花鼓灯音乐的调式特点
第四节 豫南花鼓灯音乐的曲式结构特点
第五节 商城岔伞灯歌
第六节 豫南花鼓灯音乐发展之思考
第五章 豫南花鼓灯现状思考
第一节 豫南花鼓灯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与基础
第二节 豫南花鼓灯存在问题的深层式微
第六章 对豫南花鼓灯抢救保护的构想及对策
第一节 抢救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抢救保护的相关构想及对策
第七章 豫南花鼓灯代表性节目
第一节 固始花鼓灯
第二节 潢川火淋子
第三节 罗山打花滚
第四节 潢川地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赵向欣,1955年出生,毕业于河南大学音乐系,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舞蹈理论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舞蹈理论教学和民间舞蹈研究。撰写发表论文有《豫南花鼓灯历史流变初探》、《论豫南花鼓灯生存环境及当代生存危机》、《豫南地灯初探》、 《豫南花鼓灯的表演形式与代表性动作》、 《高师舞蹈教育中的缺失及对策》等十余篇,主持完成了《豫南花鼓灯研究》、 《豫南花鼓灯现状调查及抢救保护对策研究》两项省级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