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儒家人文精神概论;仁者爱人——儒家的仁道精神;希贤希圣——儒家的人格理想;刚柔相济——儒家的个性品格等。
总序张岂之
第一章以人为本——儒家人文精神概论
一、人文、人文精神
二、天地之间人为贵
三、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
四、儒家人文精神与西方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比较
五、儒家的人文精神的基本蕴涵
(一)社会政治方面,以治人为主,以治物为辅
(二)在社会伦理方面,中国人强调以道德为主,以智能为辅
(三)在人神关系中,中国人以重人为主,以敬神为辅
(四)在天命与人事关系中,强调知天命,尽人事
第二章仁者爱人——儒家的人道精神
一、儒家的“仁爱”含义及其践行的层次
二、仁者爱人本质上是一种人道思想
三、儒家的仁爱与其他各家的比较
四、儒家仁爱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现代意义
第三章希贤希圣——儒家的人格理想
一、人格的含义
二、儒家的人格层级
三、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四、儒家圣贤与哲学王、上帝、教主的比较
五、圣贤人格的历史影响与现代意义
第四章刚柔相济——儒家的个性品格
一、儒家的刚柔相济
二、中国文化中的儒道互补与刚柔相济
三、政治上的刚柔相济
四、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刚柔相济
五、兵法中的刚柔相济
六、文艺美学中的刚柔相济
七、中国拳术中的刚柔相济
八、企业管理中的刚柔相济
九、男女性格的刚柔相济
第五章三纲六伦——儒家的伦理思想
一、伦理的含义及与道德的关系
二、六伦
三、三纲六纪
四、传统伦理观念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
第六章弘道崇德——儒家的道德精神
一、道德的概念及其基本含义
二、道家的尊道贵德
三、儒家的弘道崇德
四、后儒论道与德
五、儒家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
第七章修身养性——儒家的修养之道
一、修身之道
二、礼仪礼貌
三、心性修养
第八章经世致用——儒家的实践精神
一、“经世致用”的概念及其内涵
二、“经世致用”与儒家的实践精神
三、“经世致用”精神的历史发展
四、“经世致用”精神的近代转换与现代意义
第九章和而不同——儒家的和谐精神
一、和而不同的含义与发展
二、儒家和谐思想的多层次建构
(一)天人和谐——天地人(宇宙)的整体和谐
(二)群己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三)人际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四)身心和谐——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和谐
三、儒家和而不同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第十章天下大同——儒家的社会理想
一、“大同”概念及其渊源
二、天下大同:儒家社会理想的集中表现
三、儒家探索社会理想的艰难历程
四、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