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研究了煤尘的取样分析方法及其基本特性,探讨了煤尘的微观理化结构特征以及由煤尘结构所导致的其对气体介质的吸附特性、对液体介质的润湿特性,构建了气固吸附及润湿的耦合作用模型,系统分析了煤尘在低温环境的自热氧化特性、在慢速升温条件及快速升温条件下的燃烧特性以及煤尘爆炸特性,并深入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煤尘微观结构的动态演化过程,揭示了煤尘结构与其反应特性间相互影响的耦合作用机制。本书适用于从事煤尘(粉)燃烧与爆炸机理、爆炸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以及从事其他类粉尘防治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相关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生、大学生等学习参考之用。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煤尘的产生及其危害
1.2 煤尘结构与反应性研究进展
1.2.1 煤尘结构特性
1.2.2 煤尘润湿特性
1.2.3 煤尘反应性
1.3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
参考文献
第2章 煤尘特性及其表征
2.1 粉尘浓度监测与采样
2.1.1 浓度监测方法
2.1.2 粉尘采样方法
2.2 煤尘的物质组成
2.2.1 煤尘的元素组成
2.2.2 煤尘的矿物质组成
2.3 煤尘粒度及其形状
2.3.1 煤尘粒度及其分布
2.3.2 煤尘粒度测试方法
2.3.3 煤尘颗粒形状特征
2.3.4 煤尘颗粒的分形特征
2.4 煤尘荷电特性
2.4.1 煤尘比电阻及其测试方法
2.4.2 煤尘荷电特性的影响因素
2.5 煤尘密度与导热性
2.5.1 密度表示及测试方法
2.5.2 煤尘导热性及测试方法
2.6 煤尘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2.6.1 粉尘运移描述方法
2.6.2 冲击波作用下沉积煤尘层的卷扬特性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煤尘理化结构及其吸附特性
3.1 煤尘孔隙结构及其测试方法
3.1.1 孔隙分类
3.1.2 孔隙结构测试原理及方法
3.2 煤尘孔隙结构的吸附法测定
3.2.1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
3.2.2 吸附回线的形态及其分类
3.2.3 孔隙结构及其对吸附回线的影响
3.3 煤尘表面化学结构分析
3.3.1 煤尘表面结构的红外分析
3.3.2 红外光谱谱峰的拟合及光谱参数计算
3.4 煤尘对气体的吸附作用特性
3.4.1 煤尘对常压甲烷的吸附
3.4.2 煤尘对高压甲烷的吸附
3.4.3 煤尘对甲烷吸附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煤尘表面润湿特性
4.1 煤尘表面润湿及其测试方法
4.1.1 表面润湿机理
4.1.2 润湿测试方法及其表征
4.2 煤尘理化结构及其对润湿的影响
4.2.1 粉体粒度
4.2.2 物质组成
4.2.3 孔隙结构
4.2.4 表面化学结构
4.3 煤尘润湿性的改善
4.3.1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机理
4.3.2 表面活性剂单体优选
4.3.3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
4.4 煤尘润湿表面活性剂优化
4.4.1 实验试剂的原料选择
4.4.2 正交实验原理
4.4.3 正交实验结果
4.4.4 很优配方的确定
4.5 煤尘润湿过程及润湿模型
4.5.1 煤尘润湿过程的直接测定
4.5.2 煤尘润湿过程动力学模型
4.5.3 煤尘润湿影响因素控制模型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低温条件下煤尘的绝热自热特性
5.1 绝热自热反应测试装置及方法
5.1.1 绝热自热测试原理
5.1.2 绝热自热测试装置
5.2 煤尘绝热自热温升特性
5.2.1 煤低温氧化交叉点温度及反应活化能
5.2.2 典型煤低温自热氧化特性
5.2.3 煤低温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5.3 煤尘绝热自热产气特性
5.3.1 典型煤尘自热气体的逸出特性
5.3.2 煤尘自热指标气体的确定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慢速升温条件下煤尘的燃烧特性
6.1 热分析技术及方法
6.1.1 热重技术
6.1.2 差热分析技术
6.1.3 热分析联用系统
6.2 典型煤尘的燃烧反应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6.2.1 程控升温过程的预备性实验
6.2.2 不同气氛下煤尘热分解的比较
6.2.3 煤尘燃烧的TG-DTA分析
6.2.4 不同气氛下煤尘燃烧的TG-DTG曲线
6.2.5 煤尘着火与燃尽的影响因素分析
6.2.6 基于特性指数分析的煤尘燃烧评价
6.3 煤尘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6.3.1 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
6.3.2 反应动力学参数
6.4 基于TG-FTIR的燃烧气态产物析出特性
6.4.1 FTIR三维谱峰解析及归属
6.4.2 不同条件下气态产物的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快速升温条件下煤尘的燃烧特性
7.1 基于沉降炉装置的煤尘燃尽率分析
7.1.1 快速升温粉体燃烧实验系统
7.1.2 不同气氛下煤尘的燃尽特性
7.1.3 不同气氛下煤尘的燃烧速率的差异
7.1.4 燃烧温度对两种气氛下煤尘燃尽特性的影响
7.2 煤焦孔隙结构演化及其受控因素分析
7.2.1 燃烧气氛的影响
7.2.2 燃烧温度的影响
7.2.3 燃烧时间的影响
7.2.4 煤焦孔隙结构与燃尽率
7.3 煤焦颗粒孔隙结构的非线性特征
7.3.1 分形理论简介及其应用
7.3.2 煤焦颗粒的分形特征及其测定方法
7.3.3 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及其演化
7.4 煤焦颗粒表面形态的非线性特征
7.4.1 煤焦颗粒SEM图像的定性描述
7.4.2 煤焦表面SEM图像的经典统计分析
7.4.3 煤焦颗粒表面孔隙的形状因子及其分布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煤尘燃烧固相微结构演化特性
8.1 煤焦表面化学结构及其演化
8.1.1 表面化学结构的FTIR测试方法
8.1.2 煤焦表面FTIR的测试结果及其定性分析
8.1.3
李庆钊,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很好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安全科学与技术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一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内外授权发明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