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更新了峨眉山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包括峨眉山植物、植被、蝴蝶、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数据等;系统分析了峨眉山生物多样性对峨眉山自然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value,OUV)的贡献。本书抢先发售从人文、自然与社会结合的视角研究了峨眉山中国典型自然文化双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展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附录2“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导则”中,整合了国内外同类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结合实地调查的结果,根据自然遗产地OUV表征要素和干扰要素的特性,评价了各类保护和修复技术在自然遗产地OUV保护与修复方面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提出了符合不同类型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与修复技术。
本书可作为对峨眉山及国内外自然、生物多样性与遗产地保护感兴趣的公众和学者的参考资料。
绪论
峨眉山地质
峨眉山环境
峨眉山人文
峨眉山自然遗产
峨眉山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版
峨眉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丰富生物类群代表物种
峨眉山调查研究影像集锦
第1章 峨眉山植物
1.1 植物区系
1.2 古老孑遗植物
1.3 特有植物
1.3.1 峨眉山特有植物
1.3.2 中国特有植物
1.4 珍稀濒危植物
1.5 模式标本植物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峨眉山植被
2.1 植被类型
2.1.1 阔叶林
2.1.2 带耐寒性中山常绿阔叶林
2.1.3 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2.1.4 针叶林
2.1.5 亚高山常绿针叶林
2.1.6 竹林
2.1.7 灌丛
2.1.8 亚高山灌丛
2.1.9 草甸
2.1.10 药物植被
2.2 植被水平分布
2.2.1 常绿阔叶林
2.2.2 混交林
2.2.3 针叶林带、灌丛和草甸
2.3 植被垂直分布
2.3.1 垂直带谱
2.3.2 峨眉山东坡的垂直带谱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峨眉山蝴蝶
3.1 研究简史
3.2 蝴蝶区系特点
3.2.1 物种多样性
3.2.2 保护物种
3.2.3 濒危物种
3.2.4 映射峨眉山环境独特性
3.3 峨眉山蝴蝶与环境
3.3.1 栖息环境
3.3.2 栖息生境
3.3.3 空间分布格局
3.4 植被动态与蝴蝶的响应
3.4.1 峨眉山植被动态
3.4.2 植被现状和趋势
3.4.3 蝴蝶物种多样性的响应
3.5 峨眉山蝴蝶的突出普遍价值
3.5.1 科学研究价值
3.5.2 环境指示价值
3.5.3 观赏价值
3.6 峨眉山蝴蝶的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峨眉山两栖动物
4.1 物种多样性
4.1.1 物种组成
4.1.2 生态类型
4.1.3 受威胁状况
4.2 区系
4.3 海拔分布格局
4.3.1 垂直分布幅
4.3.2 物种丰富度的海拔分布格局
4.3.3 物种组成的海拔分布格局
4.4 珍稀与特有两栖类物种
4.4.1 珍稀两栖类
4.4.2 特有两栖类
4.5 峨眉山两栖动物的突出普遍价值及保护
4.5.1 生物多样性价值
4.5.2 生态学价值
4.5.3 景观美学价值
4.5.4 保护与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 峨眉山爬行动物
5.1 物种多样性
5.2 区系
5.3 分布
5.4 珍稀特有种类
5.4.1 中国特有爬行动物
5.4.2 受威胁爬行动物
5.5 对峨眉山自然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 峨眉山鸟类
6.1 物种多样性
6.1.1 物种组成
6.1.2 区系组成
6.1.3 居留型组成
6.1.4 受威胁状况
6.2 珍稀与特有鸟类
6.2.1 珍稀鸟类
6.2.2 特有鸟类
6.3 对峨眉山自然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的贡献
6.3.1 景观美学价值
6.3.2 生物多样性价值
6.3.3 生物生态学价值
6.3.4 保护与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章 峨眉山哺乳动物
7.1 区系
7.2 动物地理
7.3 垂直分布
7.4 珍稀特有种类
7.5 受威胁物种
7.6 对峨眉山自然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章 峨眉山自然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及其认知
8.1 自然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
8.1.1 丰富的植物多样性
8.1.2 古近纪植物的重要避难所
8.1.3 濒危特有植物的重要栖息地
8.1.4 多样的植被类型
8.1.5 丰富的动物多样性
8.2 遗产价值完整性
8.2.1 法律地位
8.2.2 边界及范围
8.2.3 面积及相关要素
8.3 对峨眉山自然遗产地的认知
8.3.1 公众的认知
8.3.2 对遗产地的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章 人类活动对峨眉山自然遗产地的潜在影响
9.1 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
9.2 人类活动对自然遗产地的影响
9.3 峨眉山自然遗产地的人类活动概况
9.4 人类活动对峨眉山自然遗产地的潜在影响分析
9.5 现有保护和管理措施
9.6 未来保护和管理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第10章 峨眉山的保护
10.1 面临的问题
10.1.1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10.1.2 保护与管理体制
10.1.3 自然干扰
10.1.4 人为活动
10.1.5 入侵物种的影响
10.1.6 环境污染
10.2 保护建议与远景展望
10.2.1 峨眉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原则
10.2.2 保护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峨眉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
附录2 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导则
附录3 峨眉山植物名录
附录4 峨眉山蝴蝶物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
附录5 峨眉山两栖动物名录
附录6 峨眉山爬行动物名录
附录7 峨眉山鸟类名录
附录8 峨眉山哺乳动物名录
后记
蒋志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IUCN/SSC专家组成员,有名野生动物保护奖项——印第安纳波利斯奖评委,靠前雪豹网络执行委员(2004—2008)。Current Zoology、《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学报》副主编,Biological Conservationv、Oryx、PLoS ONE、Russian Actn Theoriologica、Arid Ecosystems、Avances in Zoology、《科学通报》、《生态学报》、《兽类学报》、《动物学杂志》等刊物编委,长期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与科普工作。近年来积极推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CITES物种非致危性判断等工作。发表论文200多篇,代表著作有《动物行为原理与物种保护方法》、《保护生物学》、《自然保护野外研究技术》、《动物行为学方法》、《物种的保护》、《中国陆生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