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
收藏
评价
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
商品编号:5384913
ISBN:9787536171572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杨耕著
出版日期:2022-03-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0-0
页数:548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70.2 (6.5折)
原价:¥10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把马克思哲学放到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中,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马克思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理论等多维视角去重释马克思哲学,力图展示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重塑马克思的“形象”。 重新研究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历史理论、人的理论、交往理论、认识论、价值论等理论,并从现象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多维视角重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明确指出,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使哲学的聚焦点从“解释世界何以可能”转向“改变世界何以可能”,其理论主题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理论特征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
序言:重读马克思——我的学术自述
导论:从哲学批判与资本批判的双重视角理解马克思哲学
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
一、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二、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
三、马克思哲学: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
四、马克思哲学: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
重新理解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及其革命性变革——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
一、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机械唯物主义与现实人道主义
二、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终结以抽象本体论为基础的形而上学
关于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再思考
一、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三个定义
二、恩格斯辩证法思想中的主体和客体的辩证法
三、重新理解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四、简短的结语
上篇 从人与世界关系理论的双重视角理解马克思哲学
关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再思考
一、实践本身的矛盾特征
二、实践的本体论意义
三、实践本体论与否定性的辩证法
四、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关于马克思实践与世界关系理论的再思考
一、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三、实践过程中的实践理性与评价理性
四、实践: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五、实践: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关于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再思考
一、历史规律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
二、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的特殊路径
三、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人的活动的合目的性
关于马克思人的理论的再思考
一、人的存在方式:实践
二、人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
三、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生产人”与“人生产社会”
五、人的发展空间:自由时间
关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再思考
一、马克思交往范畴的厘定
二、交往与物质生产活动
三、交往与社会发展道路
四、对哈贝马斯“批判”的批判
关于马克思认识论的再思考
一、思维反映存在的尺度:“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
二、思维的建构性:观念客体、“先验结构”与“客观的思维形式”
三、思维的反思性:批判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四、实践反思:认识活动的根本规律
五、“从后思索”认识历史的根本途径
关于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再思考
一、价值关系:本质上的利益关系
二、价值评价:特殊的认识形式
三、价值观念:对价值关系的观念把握
四、价值原则:人的内在尺度的外在表现
五、人的价值:创造价值的价值
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再思考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的界定
二、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及其双重效应
三、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走向社会主义
四、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到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
关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再思考
一、东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亚细亚生产方式”之谜
二、东方社会的“停滞性”及其历史命运
三、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及其方法论意义
四、人文关怀的取向与历史尺度的坚守
五、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生成逻辑
关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再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以及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世界历史的形成及其意义
三、东方社会的特征与发展道路
四、社会发展的道路与类型
社会科学的独立化和特殊性——兼论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
一、社会科学的独立化及其标志
二、社会科学的特殊性
三、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
下篇 从哲学史与现代哲学的双重视角理解马克思哲学
论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
一、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逻辑
三、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标志
论费尔巴哈、舍勒、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对人的本质的三种整体探讨
一、费尔巴哈哲学人本学的理解:人是“多名”的
二、舍勒哲学人类学的理解:人是生命冲动与精神活动的统一体
三、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劳动构成人的全面的本质
论斯大林与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
一、从列宁到斯大林:从“哲学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
二、卢卡奇:从《历史和阶级意识》到《社会存在本体论》
三、简短的结语
胡塞尔:从先验自我转向生活世界——从马克思哲学的观点看
一、建构“严密科学的哲学”的危机:转向生活世界
二、欧洲科学的危机:转向生活世界
三、生活世界:科学世界的基础
四、简短的结语
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哲学的观点看
一、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的主导思想
二、德里达话语转向的理论途径
三、德里达“靠近”马克思主义的双重内涵
四、简短的结语
后现代主义:背景、实质和意义——从马克思哲学的观点看
一、众说纷纭的后现代话语
二、重释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的实质
三、一种知识态度和边缘话语
后殖民主义:实质、特征和局限——从马克思哲学的观点看
一、后殖民主义的崛起及其实质
二、后殖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三、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局限
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
一、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语境
二、后马克思主义的三种理论逻辑
三、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困境
附录
1.一般和个别与共性和个性
2.《哲学的贫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表述——兼论《哲学的贫困》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中的地位
3.在实践中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发表40周年
4.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访杨耕博士
5.杨耕的哲学之“旅”
杨耕主要著述目录
后记
杨耕,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与研究》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哲学)组长。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代表作为《关于马克思哲学理论主题和体系特征的再思考》《重新理解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及其革命性变革》《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理论基础和理论结构的再思考》《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先后出版学术著作20部,代表作为《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等7项;先后获重量教学成果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奖项8项。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