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一个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技术巨变的阶段,手工艺也在历史的行进中发生、发展,并进入了一个拓展与转变的新阶段,对此阶段的手工艺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有助于厘清历史,认清进程,并最终指向当下。本书围绕“手工艺近代化”这一主要概念,以清末时期手工艺文化、手工艺体系、手工艺人以及手工艺品的变化发展为切入点展开。清末中国的社会变动与政治变动之深广,带动了生活在这种激荡旋涡中的管理者与手艺人,而他们是如何认识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如何寄期望手工艺在社会变化中起到何许作用?并将这些融入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当中,进而改变手工艺发展方向?本书基于以上问题予以归因并深入进行剖析,将清末手工艺放置于大历史观之下进行横向与纵向发展比对,在其与社会文化、国家策略、教育模式以及组织形式的相互关系中探寻其在近代化过程中反映出的一系列现象与特征,探寻手工艺近代化这一由“传统”到“近代”的转换过程。
引言
第一章 西方的冲击:清末手工艺近代化的契机
第一节 洋货冲击致使手工艺衰颓
第二节 机械文明对手工文明的压迫
第三节 城市化引导手工艺汇聚
第二章 化被动为主动:清末手工艺近代化的尝试
第一节 由重本抑末到振兴工艺的观念变迁
第二节 由到改良的政府策略调整
第三节 新旧并存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节 由双轨到多元的组织形式
第三章 融汇中西与古今:清末手工艺近代化的工艺呈现
第一节 手工工艺革新
第二节 手工艺审美发展
第三节 手工艺创作拓展
第四节 手工艺经典样式嬗变
第四章 艰难起步:清末手工艺近代化的归结
第一节 清末手工艺近代化的轨迹
第二节 清末手工艺近代化的特征
第五章 历史镜像:清末手工艺近代化的反思
第一节 清末手工艺近代化的历史定位
第二节 清末手工艺近代化的历史局限
第三节 清末手工艺近代化的双重意义
第四节 清末手工艺近代化的镜像作用
结语
后记
陈聪,1983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的理论研究与漆艺创作。已出版个人专著《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创作技艺系列丛书——漆画创作技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毛正聪卷》,在《艺术评论》《中国陶瓷》等重量核心期刊以及《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