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美术基础》对数字美术基础课程做了全面的介绍,对数字美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归纳,对数字美术课程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明确的描述,详细地介绍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以及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存在方式,贴合人类心理要求而创造的新的视觉经验动漫。并列举了数码美术与其他视觉艺术诸如:绘画、摄影、建筑、雕塑、影视等的关系,对数码美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模块:理解、分析、表现、应用、人文探索进行了解析。使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数码造型艺术的主要结构和形式方面的基本构成因素,但不对门类做过多的和过细的介绍,通过理论分析:经典的作品与形式分析的结合;综合表现:通过具体的实践练习和作业,体验表现形式和基本技巧;实践应用:通过应用作业和练习,在独立的构思与创造中领会重要理念;人文探索:延伸阅读和人文调查。将所学的知识放到更加广阔的人文背景中进行考察等教学环节学习数字美术课程。并对如何安排教学、分配课时、如何评价课程、如何将学习者的个性和兴趣与教材结合、如何运用数码和信息手段自主学习、如何处理技巧练习与理论学习之关系等教学过程也做了详细地描述。《数字媒体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美术基础》可以作为艺术院校和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数字媒体艺术人员、从事美术、广告制作等各类人员以及对数字美术感兴趣的人员的基本读物。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1.1 课程导引
1.2 数字美术的主要特点
1.3 数字美术与其他视觉艺术的关系
1.3.1 与绘画的关系
1.3.2 与摄影的关系
1.3.3 与建筑的关系
1.3.4 与雕塑的关系
1.3.5 与影视的关系
1.4 数字美术课程的学习方法
1.4.1 学习模块
1.4.2 写给教师与学生
1.4.3 将数字艺术美学作为新的艺术观念的来源
第二章 造型
2.1 理解
2.1.1 形状、形态与形象
2.1.2 造型元素——点、线、面、体
2.1.3 光与影的作用
2.1.4 实体感和虛体感
2.1.5 强调观念和强调感官的造型
2.2 欣赏
2.3 表现
2.3.1 造型表现
2.3.2 几种传统的造型表现学习方法
2.4 应用
2.5 人文探索
第三章 色彩
3.1 理论
3.1.1 光与色彩的关系
3.1.2 光源色与固有色
3.1.3 色彩心理
3.2 色彩的体系
3.2.1 色彩的基本要素
3.2.2 伊顿表色系统
3.2.3 色立体
3.2.4 曼塞尔表色系
3.2.5 奥斯华德表色系
3.2.6 色彩的命名
3.3 原色与混色
3.3.1 色光三原色
3.3.2 色料的三原色
3.3.3 色彩与颜料
3.3.4 并置混合
3.3.5 混色现象实验
3.4 色彩的对比
3.4.1 同时对比和继续对比
3.4.2 色相对比
3.4.3 明度对比
3.4.4 纯度对比
3.4.5 补色对比
3.4.6 冷暖对比
3.4.7 色面积
3.5 色彩感觉
3.5.1 色彩的情感性与象征性
3.5.2 色调
3.5.3 练习作业
3.6 色彩的搭配
3.6.1 同一色相的配色
第四章 空间
第五章 肌理
第六章 构成
第七章 时空
第八章 观念与批评
第九章 美学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