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理论探讨深受行为经济学“参考点依赖”“不均等厌恶”“损失规避”等经典理论的启发,并且尝试坚持面向真实世界这一研究导向。研究农民工的公平感时,注重辨析公平的深刻涵义进而剖析公平感的生成机制,而这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这是指,不理解公平的复杂多重涵义及其在特定语境、领域中的具体涵义,则剖析公平感的形成机理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本书把公平感视为经济学广义效用的一种,从“实得”与基于社会比较所形成的“应得”的比较理解公平感的产生,则是直接得益于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学习。主要内容包括:问题意识与逻辑框架、社会比较与公平:涵义与机制、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与农民工的公平感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性与农民工公平感、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群体、城乡与类别结构等方面。
第一章问题意识与逻辑框架
第一节问题意识之一:农民工公平感的现状与提升
第二节问题意识之二:基于公平感的研究回溯与拓展
第三节问题意识之三:基于社会比较影响主观感知的研究述评
第四节逻辑结构、章节安排、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社会比较与公平:含义与机制
第一节公平概念的多重内涵辨析
第二节公平偏好与社会比较中的参照点依赖
第三节社会比较与公平:“实得”与“应得”的对比
第三章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与农民工的公平感知
第一节中国现实情境中的收入分配公平
第二节户籍区隔下农民工关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感知
第三节农民工群体的特征演变与社会比较参照点变化
第四节农民工需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间的张力愈加凸显
第四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性与农民工公平感
第一节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二节计量方法介绍
第三节基本公共服务四维度评价影响农民工公平感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群体、城乡与类别结构
第一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群体结构:农民工与城市户籍居民
第二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群体不均衡与城乡不均衡交织
第三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的类别结构:满意度视角的分析
第六章基本公共服务的供求匹配与农民工公平感
第一节公共服务供求匹配度的测量
第二节基本公共服务各类别的供需匹配与农民工社会公平感
第三节公共服务供需匹配对农民工公平感影响的群体分化
第七章基本公共服务配置结构与形成原因探源
第一节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比例的历时变化和横向比较
第二节公共财政支出的类别结构:历时变化与横向比较
第三节公共财政支出的央地结构与不同层级政府负担比例
本章小结
第八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参与对农民工公平感的影响:重机制
第一节传统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亟待优化
第二节决策参与的双重属性及其对农民工社会公平感的影响
第九章政策启示
附录: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男,河南南阳人,201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目前就职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行为经济学和中国工业化、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等问题,在《经济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参与撰写《中国能力:抗疫背后的中国之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1项,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