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地区地处边疆,这一地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不仅关系各民族大家庭的巩固,也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铸牢,更关系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未来的走向与发展。学校教育是国家事权,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和国家认同培育也是党和国家向来十分关注的事项,西北地区作为50多个民族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现实场域,各民族的和谐与共、圆融团结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更需要通过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有效传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的路线政策方针,有效提升青少年民族团结意识,并由此塑造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编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溯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有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研究
第二章 国家认同溯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有关国家认同的研究
第二编 理论视野
第三章 关系探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公民教育及国家认同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国家认同培育
第三节 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培育
第四章 理论支撑: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重叠共识视域下民族团结的实现
第三节 重叠共识视域下国家认同的实现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路径建构: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交往理性视域下民族团结实现的缘起
第三节 交往理性视域下民族团结实现的理据解析
第四节 交往理性视域下民族团结实现的路径建构
第五节 交往理性视域下国家认同的实现
第三编 田野调查
第六章 西北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国家认同的现状调研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调研设计
第三节 现状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西北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的现状调研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西北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现状的结果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编 实证分析
第八章 宏观分析:西北地区社会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经济现代化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环境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育国家认同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中观分析:西北地区文化环境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西北地区的文化及特点
第三节 西北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 文化指向下西北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取向
第十章 微观分析:西北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的特点分析及建议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西北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在学段、生源地方面的差异及成因
第三节 西北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培育的推进措施
第五编 特因探析
第十一章 文化共生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认同培育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化共生理念视域下主体文化认同的提升
第三节 文化共生理念视域下的国家认同培育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二章 新媒体传播对西北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西北地区传播媒介演变及其特点
第三节 新媒体传播对西北地区国家认同的影响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西北地区国家认同培育的路径建构
第六编 体系建构
第十三章 西北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培育的策略体系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国家认同培育策略的价值指涉
第三节 国家认同培育的策略体系
第四节 小结
第十四章 西北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培育的制度化体系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制度化体系建构的意义
第三节 国家认同培育的制度化体系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邵晓霞,女,甘肃天水人,教育学博士。现为天水师范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等。主编高校教材《教育学》一部;先后在chineseEducation and Society、《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目前主持 社科基金项目“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 认同培育研究”(14XMZ067)、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文化传承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课程构建研究”(2013A一103)、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与策略研究”(GS【2015】GPIBZ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