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易遭受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响的国家。每年有超过3亿人口受到灾害,导致GDP下降1%—2%。我国1000万贫困人口中,约有95%的人是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并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由于公众缺乏防灾减灾以及风险应对等方面的意识和专业能力,严重加剧了因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历次灾害响应的经验积累推动了国家应急管理体制的一次次改革,人们开始将关注的重点转向了多主体协同、全过程治理的视角。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灾害应对和防治,已经成为中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重要体制构成,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联动、共同应对的工作格局。但也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信息沟通不对称、能力建设不充分、灾害应对与可持续发展结合有待加强等问题。2018年3月中国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标志着国家政府层面对风险的综合理解和治理决心进入新的实践创新阶段。然而,目前在灾害风险管理领域的投入仍然非常有限,尚未系统性地调动和建立起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联系的途径。灾害风险的有效应对防治因此受到阻碍,由此影响韧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设。为适应形势需要,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于2016年6月13日成立。作为社会力量参与灾害应对的全国性行业机构,中国慈善联合会救灾委员会引导、支持和整合慈善组织、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多元主体高效、理性地参与救灾,建立常态化的社会力量防灾、减灾、备灾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