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高·全真普世道情》是道教之全真派,对社会现实政治层面的影响,主要表达王重阳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在宋金之际重演了一个宗教创始人对国族命脉的把握,那就是普世性的宗教信理,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全真七子”以治愈人间疾苦为己任的普世道情,从王重阳的“以身殉道”到王玉阳的“金诏五番”,再到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雪山论道”“一言止杀”,全真教在拯救生灵、挽救民族危亡的重大历史关头立下了奇功。
整套丛书由点及面,一气呵成,层层推进,逻辑严密,叙述形象生动,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与历史事实为依据,阐证了鲁迅先生90多年前在《致许寿裳》的书信中指出的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及郭沫若先生在《稷下黄老派的批判》中提出的
“道家思想直可以说垄断了两千年的中国学术界”的论断。书中不仅有对道教思想文化的梳理和阐释,而且有“左慈戏曹”“陈抟弈帝”“一人得道,仙及鸡犬”“八仙庆寿”“抬棺狮吼”“千里寻徒”“空中送伞”“雪山论道”等生动精彩、引人入胜的故事,并将其作为历史文化叙事进行解读,可为学术研究借鉴,兼有对道教文化相关知识的普及。
人本篇
第一章 重阳登高望京华
第一节 抬棺狮吼:招魂汉民族
第二节 害风害风:告别士大夫
第三节 重阳重阳:迈向全真道
第四节 甘河遇仙:道教的救恩史
第五节 活死人墓:华夏的释迦剧
第六节 遍地金莲:全真的救赎史
第七节 重阳登高:乱云望京华
第二章 金莲七朵丹阳开
第一节 北七真的结构伦理
第二节 从“马半街”到“托钵僧”
第三节 百日锁庵全真心
第四节 祖庭心死重阳宫
第五节 清净散人全真金花
第六节 云水无端长真无为
第七节 高古大通华山仙风
第三章 全真白云跃龙门
第一节 金诏五番玉阳一处
第二节 长生之门处玄之境
第三节 一言止杀:救赎历史的话语权
第四节 雪山论道:救恩历史的西游记
第五节 宋金朝元:道演华夏的三国志
第六节 龙门洞:峭壁上的窗户
第七节 西西弗斯的神话
道本篇
第一章 全真道之证量
第一节 道本:全真之“道”
第二节 道本:全真之“证”
第三节 证道:王重阳之“死”
第四节 证道:王重阳之“嘉”
第五节 道本之心师徒皆疯
第六节 道本之情母子出家
第七节 道本之缘夫妻皆仙
第二章 普世之道的证境
第一节 道本通密自云出岫
第二节 道本玉球丘谭马刘
第三节 道本归宗三教祖风
第四节 道本灵宝普世救赎
第五节 量子跃迁和顿悟之道
第六节 宇宙爆炸和重阳之死
文本篇
第一章 王重阳著作释义
第一节 《重阳全真集》释义
第二节 对话录:《重阳教化集》释义
第三节 隐喻书:《分梨十化集》释义
第四节 得得得:马鸣重阳歌
第五节 吉吉吉:道言王嘉风
第二章 全真七子著作释义
第一节 顿超之境:《渐悟集》释义
第二节 龙门之跃:《硒溪集》释义
第三节 长春通密:丘著历史疑议
第四节 穿越黑暗:《女丹诀》的特殊性
第五节 新声先发:《仙乐集》的特异性
第六节 云山道歌:《云光集》与《水云集》
第七节 华山论剑:《太古集》与《华岳志》
第三章 全真之文释义之道
第一节 诗歌体:全真文本之冠
第二节 性命观:全真文本之旨
第三节 先知书:全真文本之奥
第四节 视知性:朝元洞与修真图
第五节 朝天阙:重阳官与白云观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