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经典古籍普及读物。荀子的思想主要载于《荀子》一书。该书并非全部出自荀子本人,一般认为,《大略》及以下六篇,包括《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皆为其弟子所记荀子之语及杂录传记,应该是汉儒杂录的。荀子之学,本仲尼而斥诸子,隆礼义而重名法,主性恶而倡人为,制天命而材万物,尊先王而法后王,推王霸而举贤能,综合了战国时期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思想成分,对儒家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在三十二篇中,《正名篇》反映了荀子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提出了“名实之说”,他认为“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谨守名约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劝学篇》《修身篇》是荀子关於教育的理论;《天论篇》反映了荀子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非十二子》批判了儒、墨、法与权谋诸家的学说;《议兵篇》认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在乎善附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