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要论述了美国太空态势感知体系发展及其对导弹生存与突防的影响,分析了提升导弹武器系统生存与突防能力对隐身技术的新需求,阐述了飞行器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情况,介绍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和基于超材料的隐身技术基本知识及其应用面临的基本问题,可供科研机构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借鉴,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资料。
第1章 太空态势感知体系的发展与演进
1.1 美国太空发展战略
1.1.1 美国国家太空战略的演进发展历程
1.1.2 美国太空军成立的背景和任务使命
1.2 美国反导防御预警探测系统的发展历程
1.2.1 美国反导防御体系的发展情况
1.2.2 高轨卫星系统的发展情况
1.2.3 中/低轨卫星系统的发展情况
1.2.4 美国天基预警探测装备发展趋势分析
1.2.5 美国陆/海基典型雷达发展情况
1.2.6 空基预警探测装备
1.3 美国下一代太空体系架构
1.3.1 美国下一代太空体系架构的基本情况
1.3.2 美国下一代太空体系架构的建设进展
1.3.3 美国下一代太空体系架构对导弹突防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2章 飞行器总体设计对隐身技术的新需求
2.1 导弹作战使命任务及其特点
2.1.1 导弹作战使命与任务
2.1.2 导弹作战运用主要特点
2.2 导弹准确作战对生存与突防能力的要求
2.2.1 导弹作战面临的主要威胁
2.2.2 导弹武器系统对优选生存与突防能力的要求
2.3 全杀伤链中导弹生存与突防对隐身技术的新需求
2.3.1 导弹地面装备对伪装隐身技术的新需求
2.3.2 导弹突防对隐身技术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章 雷达隐身技术
3.1 雷达散射截面(RCS)与电磁散射机理
3.1.1 雷达散射截面
3.1.2 电磁散射机理
3.2 飞行器上的散射源及其散射特性分布
3.2.1 飞行器结构及其电磁散射源
3.2.2 飞行器电磁散射特性分布
3.3 RCS减缩技术
3.3.1 隐身总体布局与外形技术
3.3.2 雷达吸波材料应用技术
3.3.3 雷达吸波结构技术
3.3.4 射频设备的雷达隐身技术
3.3.5 天线罩FSS技术
3.4 雷达隐身性能仿真与测量方法
3.4.1 雷达隐身性能仿真
3.4.2 RCS测量
3.5 雷达隐身技术应用
3.5.1 优选巡航导弹AGM-129
3.5.2 “阿帕奇”(APACHE)隐身巡航导弹
3.5.3 远程反舰巡航导弹
参考文献
第4章 红外隐身技术
4.1 导弹红外辐射源及其主要特点
4.1.1 气动加热与红外辐射
4.1.2 发动机与红外辐射
4.2 影响导弹红外辐射特性的因素
4.2.1 导弹运动参数
4.2.2 弹体结构材料与表面粗糙度
4.2.3 大气传输特性
4.3 红外辐射特征控制技术
4.3.1 外形遮挡技术
4.3.2 低发射率材料
4.3.3 气膜冷却技术
4.4 红外隐身性能仿真与测量技术
4.4.1 红外隐身性能建模与仿真技术
4.4.2 红外隐身性能测量技术
4.5 红外隐身技术在飞行器上的应用
4.5.1 在固体推进飞行器上的应用
4.5.2 在吸气式飞行器上的应用
4.5.3 在吸气式涡轮发动机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5章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5.1 等离子体基本概念
5.2 等离子体隐身基本原理
5.2.1 等离子体基本特征及其物理量
5.2.2 等离子体与电磁波相互作用
5.3 等离子体产生技术
5.3.1 等离子体产生方式
5.3.2 等离子体产生途径
5.3.3 等离子体鞘套产生及其影响
5.4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飞行器上应用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5.4.1 等离子体应用部位的确定
5.4.2 等离子体分布及其控制
5.4.3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轻小型化
5.4.4 对气动性能和电磁兼容性能的影响
5.4.5 检测与评估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超材料的隐身技术
6.1 基于超材料的隐身技术概念
6.1.1 超材料基本概念
6.1.2 基于超材料的隐身机理与技术途径
6.2 基于超材料的吸波体技术
6.2.1 基本原理
6.2.2 厘米波吸波体
6.2.3 太赫兹吸波体
6.3 基于超材料的电磁窗隐身技术
6.3.1 基本原理
6.3.2 单波段带通电磁窗
6.3.3 双波段带通电磁窗
6.3.4 吸透一体电磁窗
6.4 超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
6.4.1 超材料超级透镜
6.4.2 超表面隐身衣
6.4.3 智能隐身蒙皮
参考文献